任應秋的中醫學習法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我治中醫學的門徑和方法 任應秋


前一句是說不管學習任何科學,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確的門路,正如于貢所說:”夫于之增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凡是一門科學都是有一堵墻隔著的,必須設法找到門徑,穿墻而入,才有可能看見科學內容的富和美。後一句是說做學問必須要下刻苦工夫,學問多半都是一望無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備一點犧牲精神,甘冒風險,戰勝駕濤駭浪,堅定地把握著後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達到彼岸的。下面把我學習中醫學的經過略述如次:


我十七歲開始學習中醫學。在未學醫之前,從四歲開始便以通讀十三經為主,如《爾雅》那樣難讀的書,都曾熟讀背誦。同時還讀一些有關詩文典故的書,如《幼學故事瓊林》、《龍文鞭影》、《聲律敢蒙》、《唐詩三百首》、《賦學正鵠》、《少岩賦》、《清代?文讀本》、《古文觀止》之類。先後凡經歷十四年。教我的老師,都是清代的秀才、舉人、進士之流,我的古漢語知識,便從此打下了基礎,也是我後來學習中醫學較雄厚的資本。當我讚完十三經的時候,老師許君才先生要我看張文襄的《輶軒語》,這是南皮張之洞在光緒元年(1875)作四川提督學政時寫的一本”發落書”,但確是當時指導讀書的一本好書。其中特別是《語學》一篇,對我頗多啟發。全篇主要提出如何讀經、讀史、讀諸子、讀古人文集以及通論讀書五個問題。如說:”讀經宜讀全本,解經宜先識字,讚經宜正音讀”、”讀經宜明訓詁、宜講漢學、宜讀國朝人經學書,宜專治一經,治經宜有次第,治經貴通大義”等,至今在我腦子裏還有較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我後來學習《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的許多方法,都是由於張文襄所影響的。尤其是他在談到”讀書宜有門徑”時說:”泛濫無歸,終身無得,得門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師承,然師豈易得,書即師也。今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讀一週,即略知學問門徑矣。”後來我終於買到一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來看,果然大有收獲。例如我對十三經都已背誦如流了,但我卻說不出為什麼《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又叫《四書》?而《提要》則明白告訴我們:”《論語》、《孟子》,舊各為帙,《大學》、《中庸》,舊《禮記》之二篇。其編為《四書》,自宋淳熙始,其懸為令甲,則自元延祐復科學始。《明史.藝文誌》別立《四書》一門。”不僅《四書》的沿革比較清楚了,同時亦知道《四書》各種注本經《四庫》著錄約有六十二部之多,存目還有一百零一部,真是洋洋大觀。更有意義的是,在讀《提要》的過程中,亦知道了《四庫》著錄的醫家類書凡九十七部、一十八百一十六卷、存目書凡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這給我後來閱讀醫書提供了很好的書目索引。

民國十八年奉先王父益桓公命,受醫學於先師劉有餘先生門下,先授以陳修園《公餘六種》,半年內悉能背誦。又授以《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須正文與淺注同時串讀。例如:”太陽主人身最外一層,有經之為病,有氣之為病,主乎外,則脈應之而浮。何以謂經?《內經》云:”太陽之脈連風府,上頭項,挾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為病,頭項強痛。何以為氣?《內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其病有因風而始惡寒者;有不因風而自惡寒者,雖有微甚,而總不離乎惡寒。蓋人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衛外之氣也,若病太陽之氣,則通體惡寒;若病太陽之經,則背惡寒。”這樣正文和注文連串起來讀,當然大大增加了誦讀的工夫。好在我早已練就了背誦的基本工,在一年的時間內,便已達到指點條文的首句,便能連注串背出來的程度。有餘先生腹富而口儉,不善於講說,我必須且誦讀、且理解,全憑自己下工夫。只有到理解不通時,才去請教先生。先生語言雖簡,部非常中肯。他是以善用烏梅丸治雜證蜚聲一時的,記得有一次侍診,半日中曾經四次疏烏梅丸方,一用於肢厥,一用於吐逆,一用於消渴,一用於腹瀉。畢診以後,問難於先生,他說:凡陽衰於下,人盛於上,氣逆於中諸證,皆隨證施用,腹瀉與肢厥兩證,均陽衰於下也,故重用薑桂附辛,而去二黃;嘔吐一證,氣逆於申也,故多用烏梅以泄肝;消渴一證,人盛於上也,故重用黃連黃柏,去辛輕用附莒以平之。從此以後,我對烏梅丸的運用便靈活多了。諸如此類,對先生對我的誘挾是很大的。但先生畢竟是個經方學家,而不是醫經學家。我的思想既受到張文襄治經諸說的影響,亦欣賞南雷黃宗羲”先窮經,後證史”的學習方法,學習中醫學似乎亦應該先從經典著作下一番工夫,才可能奠定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便在劉先生的同意下,從事《靈樞》、《素問》的學習。


我治醫經學的方法是,亦如讀《十三經》那樣,先從篇章句讀下手。例如,”生氣通天論”是《素問》的第三篇,主要是闡述機體中的陰陽二氣是與自然界的陰陽二氣息息相通的,並賴以維持其生命的健康存在。全篇可分做三大章,篇首至”氣之削也”為第一章,概括敘述生氣與天氣的關係,人們必復做到”傳精神,服天氣”相與適應,以維持壽命之本。至”形乃困薄”止為第二章,包括四個小節,章首至”陽氣乃竭”為第一節,闡述外感邪氣傷害陽氣的病變。至”鬱乃痺”止為第二節,敘述陽氣傷於內的病變。至”粗乃敗之”句止為第三節,暢發陽氣受傷、邪陷經脈的病變。第四節指出保護和調養陽氣的方法。第三章亦分做四節,”氣立如故”句止為第一節,說明陰陽不能偏勝的道理。至”乃生寒熱”句止為第二節,斂陽氣不能外固,發生一系列傷損陰精的病變。至”更傷五臟”句止為第三節,說明陽不固於外,四季都可感受外邪。最末一節暢敘陰氣內傷影響各臟的病變,並提出保護陰氣的方法。這一工作,我是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此以後,我對《靈樞》、《素問》才有個比較具體的概念。

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經學最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須要具備文字學、聲音學、故訓學等小學的基本功,然後博覽群籍,才談得上校勘。我對此僅具備一點常識而已,但要想認真研究這兩部秦漢以前的古典著作,又非通過這一手段不可。不得已,乃盡量搜集前人對兩經校勘的資料,作為借鑒,輔導我進行研究。如:林億的《新校正》、胡澍的《素問校義》、俞樾的《讀書餘錄》、孫詒讓的《札迻》、顧觀光的《素問校勘記》《靈樞校勘記》張文虎的《舒藝室隨筆》、于鬯的《香草續校書》、馮承熙的《校餘偶識》、江南誥的《先秦?讀》、沈祖綿的《讀素問臆斷》以及日人丹波元簡的《素問識》《靈樞識》等,我部會充分利用,確是解決了不少問題,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關於《靈樞》《素問》的注解,本來就屈指可數,全注的不外楊上善、馬蒔、張介賓、張志聰、黃元御五家。單注《素問》的,僅有王冰、吳昆、高世栻、張琦四家。這些注家均各有獨到處,亦各有其不足的地方。如何汲取其所長,並摒棄其所短,擇善而從,這就要下一番研究工夫。日人丹波元簡的《素問識》、《靈樞識》,丹波元堅的《素問紹識》,對各注家曾有個比較選擇,而且是件得較好的,足資借鑒。但衡量注家的好壞,更重要的是必須結合臨床現實來考慮。如《素問.陰陽別論》”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王冰注解為”氣畜於上故心滿,下虛上盛,故氣泄出。”以氣泄出解釋善氣,不符合《素問》的習慣用語,而吳昆、馬薛、張介賓不作解釋。獨張志聰注云:”善氣者,太息也。心系急,則氣道約,放大息以伸出之。。滿,同懣。心懣不舒,故時時想太息而得到伸舒,不致悠悶,是臨證常見的。心腎之氣不能相交,可以見此,故曰二陰。因此,我對王冰所注善氣,便持保留意見。

我之所以要對《內經》下這一些工夫,主要是想從中找出它的理論體系以及它的指導思想來。《靈樞》、《素問》兩個八十一篇,都是採用綜合敘述的方法來表達的,但其中畢竟是存在著它的獨特理論體系,這一點從楊上善開始便已經認識到了。《太素》之所以要拆散原篇次第,分做攝生、陰陽、人合等十九大類,每類又分若干細目,其主要目的就是探求它理論體系的脈絡。後來滑壽分做十二類,張介賓基本與滑壽同。季中梓分八類,汪昂分九類,沈又彭分為平、病、診、治四類,不管分類的多與少,目的都是在尋找其理論體系。概括言之,臟腑學說、病機學說、診法學說、治則學說,這是《內經》理論體系最基本的部份。至於病症、辨證、刺法、攝生等內容亦很豐富,都有待於作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有待於認真探討的是,它的整個理論體系之中,都貫穿著當時樸素的對立統一規律思想----陰陽學說,以及樸素的系統觀----五行學說。首先它用陰陽這一概念來說明各種事物之間存在著普遍聯繫和事物的變化複雜多樣性。而且指出事物的運動,總是存在著平衡和不平衡約兩種狀態,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並說明陰與陽的對立統一,既是相互依存,又能相互轉佔,故說:”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同時還認為陰之與陽,固然是一對矛盾,但陽卸居於主要方面,而以陰為次要,所謂”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至於五行學說,它具有明顯的整體觀念,它從唯物主義的立場明確地把五行當作宇宙的普遍規律提出來了。所以它說:”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道,就是規律。五行生克制勝的結構聯繫,提出了事物作循環運動的根源,也就是為了探索自然界循環式動態平衡的規律性提出來的,故說:”互運之始,如環無端。”又說:”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於此,我認為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的區別在於,陰陽是在說明世界最一般普遍的聯繫,而五行則在企圖刻畫事物的結構關係及其行動方式。中醫學的許多理論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仍有指導實踐的意義,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於裏面貫串著樸素的對立統一學說和系統論,這是需要我們努力發掘、整理提高、繼承發揚的。所以我認為學習中醫學不首先學習好《內經》,不通過對《內經》的認真學習,是打不好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的,也就談不到學習中醫學。

凡是做學問都有一個精與博的辨證關係。屬於基礎理論部份,必須要達到精通、精純的程度;非基礎的,但直接或間接與本學科有關的以及一般知識,便須博覽,要廣泛地涉獵了。只有精了,才可能博。就中醫學而言,只有把《內經》這一類的古典著作搞精通了,博覽各家的著作才不費勁,才具有分析鑒別的能力。例如:對《內經》學習有根柢,讀仲景的《傷寒論》,便知道他用三陽三陰辨證,是原於《素問.熱論》的,但仲景所究心的卻是傷寒,並非熱病。《熱論》約三陽三陰,僅有表裏之別,並無寒熱虛實之分;而仲景約三陽三陰,則表裏寒熱虛實無乎不包。不透過這一關,是學習不好《傷寒論》的。劉河問的學術思想他來源於《素問.熱論》,但河間所研究的僅是熱病,而非傷寒。所以他的通聖散、雙解散、涼腩散、六一散、三乙承氣湯諸方,都是針對熱病而設,不用麻桂辛溫劑。河間所用的三陽三陰辨證,正是《熱論》的旨意,僅用以分辨表裏而已,不能與《傷寒論》強合。但是在河間仍然叫做傷寒,不透過這一關,亦是學不好河間書的。它如李東垣的氣虛發熱說,是從《素問.調經論》”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士焦不行,下烷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這一理論的發揮。朱丹溪的”陽有餘,陰不足”論,是從《素問.太陰陽明論》”陽道實,陰道虛”,以及《方盛衰論》”至陰虛,天地絕;至陽盛,地氣不足”等理論闡發的。

要之,學好了《內經》,才說得上打下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只有打好了中醫學理論基礎,進而學習臨床各科、學習各醫學家的著作,才可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這是一條學習中醫學的大路、正門,如果捨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難的。

治中醫學有了門徑之後便得講究方法。學習方法不好,也會大大影響效果的。做學問的方很多,據我五十多年的經驗,最主要的有四個方面:

(一)精讀

讀書有兩種方法,最基本的可以少而精,多在精的方面下功夫。其次是結合實際,學以致用整理提高。。學中醫學所擔負的任務是,繼承發揚,整理提高。因此首先要讀好《靈樞》、《素問》、《傷寒》、《金匱》幾部經典著作,因為它是漢代以前許多醫學家的總結,許多文獻的結晶,是中醫學理論的基礎。把它讀得爛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那麼,究竟應該用什麼方法來讀呢?蘇東坡有種讀書方法是很可取的。他在《又答王倖書》中說:”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餘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它皆仿此。此雖迂鈍,而它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甚非速化之術,可哭可笑。”這種專心致志、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讚書方法,不是真正善讀書而又讀活書的人,是說不出”此中三昧”的。看來蘇東坡之所以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除了他的天資以外。起決定作用的,正得力於他這種”迂鈍”而非速化的精讀方法。我們讀《靈樞》、《素問》等,亦只能採用”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的方法進行,寧肯”迂鈍”一些,不求”速效。之術。《靈樞》、《素問》共十四萬餘言,貌似浩瀚,但其中最主要的內容,無非就是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臟俯、經絡、病機、病症、診法、辨證、治則、針灸、方藥、攝生十二個方面。每讀一次,就帶著這十二方面的某一個問題,邊閱讀、邊探索,這樣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下去,每閱讀一遍,便把某二問題深入一次、解決一次、鞏固一次。無論讀任何一部經典著作,每次都帶著問題讀,直到掌握了問題的精神實質。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有關的其它參考書,就一定會做到多多益善,開卷有益。所謂精與博的關係,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合理解決。至於在讀的時候,態度務須認真、精神務須集中,遇到不瞭解或不完全瞭解的地方,必須查問漬楚,不應該一知半解,自以為是。陸以湉《冷廬醫話.醫鑒》有云:”近世醫者能讀《內經》鮮矣。更有妄引經語致成笑端者。如治不得寐,引半夏怵米湯”覆杯則臥”,云是壓勝之法,令病者服藥後覆盞几上,謂可安臥。治腳疔,引”膏梁之變,足生大斤”,以為確證。不知足者能也,非專指足而言。又有治痺瘧證,以”陰氣先傷,陽氣獨發”為《已任篇》之言。蓋末讀《內經》、《金匱》,第見《已任篇》有是語耳。”疏陋若此,乃皆出於懸壺而知名者也”。不曾認真讀書,而造成這樣疏陋的人,現在不是沒有,可能為數還不少。稍不認真讀書,這種疏陋便會出現在我們身上。我這樣說,不是沒有根據的。

(二)勤寫

寫,就是寫筆記。一邊閱讀,一邊寫筆記,是幫助我們領會和記憶文獻內容的一種讀書方法。也是積累科技資料的一個重要方法。邊讀邊寫,也就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革命前輩徐特立老人曾對自己提出:”不動筆墨不看書”,可以作為我們每個有志於治學的人的訓誡。怎樣寫讀書筆記?它的形式很多。通常情況是摘錄原文,寫提綱,寫心得體會和寫疑難問題等。我經常採取以下幾種形式:
概括和縮寫,把已讀過書的內容,作一個非常概括而簡短的敘述,扼要說明某一本書的內容,主要講的什麼問題。這樣寫的好處是能幫助自己抓住書裏所講的要點,加深對所讀書的理解。茲錄三十年前我寫的讀《格致餘論》筆記一則如下:
“《格致餘論》一卷,元.朱震亨撰。共列論文四十一篇,其立論大旨有三:(1)人身氣常有餘,血常不足,便導致陰易虛、陽易亢的病變,故善用滋陰降火之法;(2)無論痰、食、火、濕諸因致病於人體,或於氣分,或於血分,必有所鬱塞阻滯,故主張臨證要善於用和血疏氣、導痰行滯諸法;(3)診治疾病,必須觀形望色,察脈問症。尤其對於脈息,務要詳細審察,才能辨識出病證的真情。才能準確地用藥。議論之後,往往附有驗案,故本書於臨證有一定指導意義。但由於作者曾向許謙學過性理學,於《相火論》中頗有主觀唯心論。同時他在自敘中亦說:”古人以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編曰《格致餘論》”。其受到宋人理學的影響可知。傳本有《醫統正脈》本、《四庫全書》本、《東垣十書》本。”
綱要筆記,一般是按照書的先後內容,或問題的主次來為的。它往往要依照原文的次序進行一番簡明扼要的複述,體現出全書或全篇的邏輯性。綱要筆記,與我們常說約寫作提綱很相似。寫這種筆記省時間,重點突出,便於記憶。鈔錄一則我過去學習《金匱要略.痊濕竭病脈證篇》的筆記如下:
“痙、濕、暍三大病。
?即痙。痙病的主要病變在傷津。故21條的"太陽病發汗太多",22條的"風病下之",24條的"?病若發其汗,其表益虛",都在說明津傷不能養筋而致痙的道理。
濕病雖有寒熱虛實之分;篇申所論,卻是以表虛和寒濕為主。27條的"慎不可以火攻",25條的"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以及防己地黃湯證,都看重固表。至40條的桂枝附子湯、去桂加白朮湯,41條的甘草附子湯諸證,都看重在溫裏,並無濕熱證。
喝病每由陰虛而致熱邪,42條的脈弦細孔遲,43條的脈微弱,都在說明這個問題。所以,它選用白虎加人參湯,既清暑熱,又生津液”。
摘記,在讀書過程中,對一些論述、命題、定理、公式、警語、事例、數字、引文、例證,新的材料、新的觀點等進行摘鈔。
做摘記最好用卡片紙,也就是做資料卡片。閱讀發現可摘的材料,隨時鈔記在卡片紙上,這樣做,既方便,又靈活,不過一般只適用於內容較少的。具體說來,做資料卡片要注意四點:

  1. 要有科學分類。初學做卡片的。容易見一條摘一條,用時憑腦子的記憶去找。這種做法,卡片少的還行,多了便不行。一般科學家都要積累上萬張的卡片,任憑腦子記憶去查找是辦不到的,必須有合乎科學方法的分類。

  2. 要摘記實實在在的東西。資料卡片主要起提供資料作用。每張卡片內容有限,必須摘實在的內容,如基礎理論中的有關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臨床各科的病症;實驗研究報告的結果、數據、結論;文章的主要論點、書的核心內容等。同時要處理好詳略的關係。重要的數據和結論要詳,甚至要一點不遺漏地摘。而文章的一般內容則可以概要摘抄。

  3. 同一張卡片所記資料必須屬於同一分類。切忌把不同分類的內容摘記在同一張卡片上,以克造成分類困難和使用不便。

  4. 要寫明資料的名稱、作者、出版時間和出處,圖書要寫清楚頁碼、版本等。資料卡片既起提供資料的作用,又起資料索引的作用。如果資料的名稱、作者、版本、頁碼、時間、出處不清楚,則不便查關。這事看來簡單,對初學做卡片者,卻不易。因為一篇資料、一本書、一篇文章,常常要分別摘錄在數張卡片上,並納入不同的分類中,每張卡要寫明,甚為麻煩,需要極大的耐心。但這對以後有效地使用卡片是絕對必需的。

綜合筆記,就是把不同書籍和若干資料中的相同內容,綜合到一個題目或專題下。我們在閱讀時,有時遇到幾種版本的書都是講一個內容,但講的深淺、重點不同,有的幾個作者的觀點也不盡一致,為了學習和研究的需要,往往把它們的內容綜合到一起,寫一份筆記,這時就得採用綜合的形式。從前我在學習《脾胃論》時,曾寫過以下一則筆記:
“一部《脾胃論》,尊元氣,賤陰火,足以概之。
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除火也,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清暑益氣湯論》)
凡怒念悲思恐懼,皆損元氣,夫陰火之獨盛,由心主凝滯,七情不安故也。(《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放大府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乘。(《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反增其陰火,是以元氣消耗,折人長命。(《論飲酒過傷》)
脾胃虛而火勝,則必少氣。(《忽肥忽瘦論》)
熱傷元氣,以人參、麥冬、五味于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
東垣總以陰火與元氣相對而言,元氣惟恐其不足,陰火惟慮其有餘。故益氣瀉火,是東垣治內傷病極其重要的手段。”

這種綜合筆記,可以加深對某一問題的概念,作起來又不太費勁。
心得筆記 這種筆記,往往是在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個問題之後,自己有所收獲、體會、見解,用自己的話把它記錄下來。它的好處是能鞏固學習效果,檢驗學習的情況,使自己心中有數。如果在寫心得筆記時,發現對某一問題理解還不深透,不夠清楚明白,可再回過頭來讀一讀原文。如果感到書中有講得不夠恰當的地方,可在筆記中提出來,做以後繼後學習的線索。茲引尤在涇《醫學讀書記.素問傳寫之誤》四則為例。

  1.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之。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傳,當作專,言精神專一,則清淨弗擾,猶蒼天之氣也。老子所謂’專氣致柔’,太史公所謂’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膽足萬物’。班氏所謂’專精神以輔天年者’是也。若作傳,與義難通。王注精神可傳,惟聖人得道者乃能爾,予未知精神如何而傳也。”
  2. “"解脈令人腰痛而引肩,目□□然,時遺搜。又云:解脈令人腰痛如引稱,常如折腰狀,善怒"。詳本篇備舉諸經腰痛,乃獨遺帶脈,而重出解脈。按帶脈起於少腹之側,季脅之下,環身一周如束帶。然則此所謂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者,自是帶脈為病,云解脈者,傳寫之誤也。
  3. “"血溫身熱者死"。按溫當作溢。夫血寒則凝而不流,熱則沸而不寧,溫則血之常也,身雖熱,何處至死。惟血流既溢,復見身熱,則陽過亢而陰受逼,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今人失血之後,轉增身熱咳嗽者,往往致死,概可見矣。”
  4.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末散,飲食末進,經脈末盛,給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按《營衛生會篇》云:’平旦陰轟而陽受氣也'。夫陰氣方盡,何云未動?陽氣方受,何云末散?疑是陽氣未動,陰氣未散,動謂盛之著,散謂衰之極也。”

第一則經文見《生氣通天論》,我原意應讀作搏,聚也。第二則見《刺腰痛論》,張介賓解釋為足太陽經之散行脈也。第三則見《大奇論》,第四則見《脈要精微論》。像這樣寫心得筆記,積之既久,必然大有進境。

(三)深思

深思苦想,是做學問、研究科學,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古人謂之"揣摩",我們現在說是”獨立思考”。前人的成就,要學習、要繼承,但如果止於此,那就永遠只能步前人的腳印,拾別人的牙慧,也就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人類還有什麼進步可言?中醫學還有什麼可整理提高?魯迅把沒有獨立思考而只是死讀書、諱死書的人,譏諷為”活的書架”。《論語.為政》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正是學與思這樣一種辨證關係。意思是說,只是學習而不善於深思,終將罔然無所得;或能尋思而不善於學習,勢將使人疲殆不堪。雖然如此,但從某種意義土來說,思比學甚至是一種更為艱苦的勞動。有時為了思考一個問題,許多科學家常常忘卻一切而到了”入迷”境界。這就難怪牛頓錯把手錶當成了雞蛋煮;董?的《閑燕常談》記載:”歐陽文忠公謂謝希深曰:吾生平作文章,多在三上一一馬上、枕上、廁上也。蓋唯此可以屬思耳。”可見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只要有思索的機會,到處都可以運用思考。歐陽修的這個經驗談,十分重要,他道破了做文章的一個秘密,就是在寫作之前要很好的屬思,即運用思考。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它的每一個論點與論據,以及表述的方法,層次安排等等都盡量考慮成熟,形成腹稿,這樣就可以使寫作的時候減少阻礙,很快就能寫成。一篇文章,只要構思好了,那麼,下筆寫的時侯,只要照著所想的,慢慢地像說話一樣,一句一句說出來,話怎麼說,字就照樣寫,都寫完了再修改也不難了。做科研、做學問、寫文章,都應學習歐陽修的辦法,抓緊一切時間構思。枕上構思,我是經常用的,略有所得,立即起床記下來,甚至一夜起來兩三次,都是經常有的。《禮記.中庸》有一段關於做學問很重要的話,頗值得考慮。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間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看來,古人早已把勤思考,多思考,細緻思考,反覆思考,列為做學問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們一定要有"思之弗得弗措"的精神。歐陽修之所以”三上屬思”,也就是”弗得弗措”的具體體現。尤其是我們作醫生的人,必須善於運用思維,才能提高醫療效率。《古今醫案按》卷三記載朱震亨治驗一則云:

“浦江洪宅一婦,病瘧三日一發,食甚少,經不行已三月,丹溪診之,兩手脈俱無,時當臘月,議作虛寒治。以四物湯加附子、吳萸神?為丸。心頗疑,次早再診,見其梳裝無異平時,言語行步,並無倦怠,如果誤矣。乃曰:。經不行者,非無血也,為痰所礙而不行也無脈者,非氣血衰而脈絕,乃積痰生熱,經伏其脈而不見爾。以三花神祐丸與之。旬日後,食稍進,脈漸出,但帶微弦,證尚未癒。因為胃氣既全,春深經血自旺,便自可癒,不必服藥。教以淡滋味,節飲食之法,半月而癮癒,經亦行。”

以朱丹溪醫學的高明,當他屬思不深、不周的時候,還會發生誤診。只有通過熟慮之後,才可能取得較好的療效。當丹溪把病人處理好之後,他的思維不僅沒有停止,還在繼續深化,終於引起思維活動高潮,並終於糾正了誤治。如果沒有"心頗疑"那一點思維活動的繼續,這個病人的誤治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四)善記

善記,是指要善於鍛煉記憶力。記憶有兩種,一種叫機械記憶,一種叫理解記憶。機械記憶靠重覆,理解記憶靠聯想。一兩歲的小孩沒有什麼聯想,只有靠機械重覆的辦法。把學到的一句話來回咕嚕,然後就學會了。這種方法是”強記”。一般人說少小時記憶好,都屬於”強記”。長大以後,知識多了,就開始使用聯想的辦法,也叫做“追記”。當他接觸到一個新東西時,就會把已經知道的老東西聯繫起來,去記住新的東西。年齡大的人,都只能運用後面這種聯想方法了。因而年齡大了,記憶將慢慢衰退,補救的辦法,就是要用比較科學的方法來不斷地鍛煉它,使它逐漸增強起來,並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鍛煉。

以上都是我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我的經驗。精讀、勤寫、深思、善記四個環節,是治學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環扣一環的,還要貫串著”刻苦勤奮,持之以桓”八個字,這樣才可能學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