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患者須知 保健五原則

冬天是潰瘍的好發季節,天冷會刺激腎上腺及胃酸分泌,使得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舊疾復發。而天氣變冷,人體需求能量相對增加,胃腸排空的速度也較快,若未按時進食,消化道比較容易引起潰瘍。

除了服藥,以下保健原則不要忘:

  1. 注意保暖,減輕寒冷壓力;
  2. 保持情緒平穩,老是乍喜暴怒,會使得胃酸分泌過多,益發侵蝕腸胃黏膜;
  3. 戒菸,抽菸者發生潰瘍的機率是不抽菸的二至三倍,而且潰瘍好得慢,容易復發;
  4. 三餐正常飲食,避開茶、酒、咖啡或富刺激性,以及曾令個人腸胃不適的食物;
  5. 不要吃消夜,因為入睡吃東西,胃內食物經過三個小時排空後,胃酸分泌旺盛,常在半夜或凌晨叫胃痛。

(作者彭永鑫為台中聯合中醫醫院大雅分院院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兼任講師)


消化性潰瘍的中醫療法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 陳明和 醫師

消化性潰瘍是現代緊張工商社會中,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它是指一群由於胃酸或胃蛋白脢等攻擊因子破壞,而造成上消化道潰瘍性病變的疾病,包括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而研究其病因,則是攻擊因子(胃酸、胃蛋白脢、藥物、煙酒、精神壓力、膽汁逆流、幽門桿菌)和胃腸黏膜的防禦機轉,二者失去平衡,而造成胃腸粘膜的受損。近幾年來,幽門螺旋桿菌(H.P)不斷被證實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因此合併抗生素的療法,成為現代醫學治療本病的主要原則。

十二指腸潰瘍上腹痛,多在進食後二~四小時發生(飢餓痛),進食後緩解疼痛。胃潰瘍則常沒有症狀,但大體上,仍以飯後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易發生上腹痛。傳統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肝氣犯胃(指消化代謝系統障礙)、脾胃虛寒、瘀血阻滯作痛等所致。因此,若有〝肝氣滯〞時,可見左右脅下,作痛脹悶,噯氣泛酸,中藥處方則以疏肝理氣藥配合制酸藥。若〝脾胃虛寒〞時,可見形廋面蒼白,喜熱飲,飲冷則胃痛腹瀉便溏,此時中藥處方,則以溫中健脾和胃為主。若〝瘀血作痛〞,可見上腹部定點痛劇,痛而拒按,或伴有嘔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此時中藥則以化瘀止痛為主,嚴重者,必須住院治療。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易反覆發作且有併發症的慢性疾病,其併發症包括(1)上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2)穿孔〈劇烈腹痛、腹膜炎〉(3)幽門狹窄〈進食嘔吐〉(4)胃癌。而目前的研究也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和消化性潰瘍的反覆發作及胃癌,有一定相關性。所以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都應該先做胃內視鏡及幽門螺旋桿菌(H.P)的檢查,以排除上述併發症及惡性胃癌的可能性。中藥對本病的治療,是針對不同辨證及症狀,予以不同的理法方藥,配合清熱解毒藥來抑殺細菌,再以黃耆、黨參、芍藥、甘草、白朮、白芨等來促進胃黏膜復合。

日常生活起居,要避免緊張及壓力;禁忌濫服消炎止痛藥;按時用餐,飯後散步百步,不可臥床或劇烈運動。飲食注意事項: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煙酒、咖啡,太冷或太熱的飲料,竹筍、鳳梨、香蕉、糯米類食品。如此,飲食生活和藥物的共同配合,才能完全完全治癒消化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