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之孫思邈


孫思邈,京兆華原(即今陝西省耀縣)人,生於581年,卒於682年,享年102歲。我國隋唐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孫思邈因病學醫,熱愛醫學,淡薄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間,曾多次邀請他入朝作官,都被他婉言謝絕。

他一邊行醫,一邊採藥,曾先後到過陝西的太白山、終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廣泛搜集單方、驗方和藥物的使用知識,在藥物學研究方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所以人們尊稱他為「 藥王 」 。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孫思邈一生非常注重醫學道德的修養,在他的《千金要方》一書中,首列「大醫習業」與「大醫精誠」二篇,這是我國最早的較為完整的醫德文獻專論,他指出: 「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他的這種濃厚而樸素的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值得學習和提倡的。

在藥物學研究方面,孫思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藥物的採集、炮製到性能認識,從方藥的組合配伍到臨床治療,孫思邈參考前人的醫藥文獻,並結合自已數十年的臨證心得,寫成了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載方5000多首,書中內容既有診法、證候等醫學理論,又有內、外、婦、兒等臨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養生、食療,又涉及針灸、按摩、導引、吐納,可謂是對唐代以前中醫學發展的一次很好的總結。

而《千金翼方》載方近3000首,書中內容涉及本草、婦人、傷寒、小兒、養性、補益、中風、雜病、瘡癰、色脈以及針灸等各個方面,對《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補充。書中收載的800餘種藥物當中,有200餘種詳細介紹了有關藥物的採集和炮製等相關知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將晉唐時期已經散失到民間的《傷寒論》條文收錄其中,單獨構成九、十兩卷,竟成為唐代僅有的《傷寒論》研究性著作,對於《傷寒論》條文的保存和流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孫思邈曾在太白山做隱士,是個修行有道之人。他擅長天象曆法和攝生養性之術。顯慶三年唐高宗召見他時,孫思邈已經九十多歲了,但是他的視力和聽力一點都沒有減弱。詩人盧照鄰和當時的名士宋令文等人都用對老師的禮節待孫思邈。

他們曾問孫思邈:「名醫能治好病,是根據什麼道理呢?」孫思邈說:「我聽說通曉天的人,一定能在人的身上找到它的本體;熟悉人的人,一定是以天為本體。所以天有春、夏、秋、冬,黑夜、白晝輪流更替,寒來暑往交換更迭,這是大自然在運動。人體有四肢和五臟,醒著、睡著,呼出吸進,吐故納新,經脈和氣血循環。流動就是氣血循環,顯現出來就是人的氣色,這是人體的正常運動。」

「陽用它的精華,陰用它的形體,這是天與人相同的,違背了正常規律就要生病了。蒸就發熱,不然就生寒,淤結就成為瘤贅,阻隔就成為癰疽。根據表面的診斷可以檢查出身體內部的變化。從身體類比自然界也是這樣。星辰運行中出現差錯,日蝕、月蝕現象,彗星的隕落,這是自然界的危險徵兆!良醫用藥物進行輸導,用針灸治病救人。聖明的人用高尚的道德和善於用賢任能來治理天下。所以身體有可以消除的疾病,天有可以去掉的災害,這全都是氣數啊!」

盧照鄰問:「人世間的事情怎麼樣呢?」孫思邈回答說:「膽要大,心要小,智慮要圓通,行為要方正不苟。」照鄰問:「怎麼講呢?」孫思邈答道:「心是五臟的元首,它應該遵循規律辦事,所以要謹慎。膽是五臟的將領,它必須要堅決果斷,所以膽要大。有智慧的人行動如天,所以要圓通,仁義的人沉靜如同地,所以要方正不苟。《傳》說:『不因為有利可圖就返回去;不因為行仁施義就悔疚,這就是仁義之人的方正不苟。』《易經》說:『遇到機會就要立刻去做,不能整天等待,這就是明智人的圓通。』」

盧照鄰又問:「養性的道理,最重要是什麼呢?」孫思邈說:「天有滿有虧,人世間的事情有許多艱難困苦。如果不謹慎行事而能從危險中解脫出來的人,從來也沒有過。所以講求養性的人,自己首先要懂的謹慎。《詩經》說:『人不畏懼災禍,天就要降災難給你。』畏懼,最重要的是畏道,然後是畏天,其次是畏物,再次是畏人,最後是畏你自身。因此失掉了憂畏的人就心思紊亂沒有條理,行為焦躁難以自持,神散氣越,意迷志搖。」

孫思邈又說「能懂的這些道理的人,在水中航船,蛟龍不能害你;在路上行走,兇猛的動物不能傷你;各種疾病、瘟疫也傳染不上你;愛說別人壞話的人也譭謗不了你。瞭解這個道理的人,人世間的一切事情就全明白了。」

不久,孫思邈被授予承務郎,執掌藥局事務。孫思邈在唐高宗永淳初年去世,他留下遺囑:要薄葬,不要焚燒那些紙紮的陰間器物,祭祀時不宰殺牲畜。他死後一個多月,顏色還和活著的時候一樣。當抬他的屍體放入棺中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抬的是空衣服一樣。


中醫學把「精、氣、神」視為人生「三寶」,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必須「惜氣」、「安神」重視保養。孫思邈在「養生銘」中首先提出不能「怒而傷氣」、「思慮傷神」,以免氣機紊亂,血脈失和,臟腑功能失調,而致百病雜生。孫思邈尤重視精神調養,認為一個人平時應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盡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勿使悲歡過極,以免出現「悲能傷肺」、「大喜傷心」的局面。孫思邈還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方面。所以生活起居一定要有規律,要注意節制飲食,保持膳食平衡。特別要防止夜間大吃大喝甚至酒醉,以免引起停食、消化不良或傷胃、傷肝等不良後果。

孫思邈養生銘

怒甚偏傷氣,思慮太傷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來侵。
勿使悲歡極,當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寢鳴天鼓,寅興嗽玉津。妖邪難侵犯,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存。
壽夭休論命,修行在本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歐陽子雲 整理

孫思邈是古雍州華原人。七歲上學,每天能誦讀一千多字。二十歲左右時,他喜歡談論莊、老及百家學說,也喜歡佛經。洛陽的總管獨孤信,在見了他之後感嘆地說:“這是一個聖童,只怕他器大識小,很難被任用。”後周宣帝的時候,孫思邈以王室多變故的原因,隱居到太白山裡去了。隋文帝輔政的時候,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起,沒有接受此職。他常常對周圍親近的人說:“再過五十年,應當有一個聖人出世,那時候我將助他濟世救人。”

五十年後,唐太宗即位,把他召到京城,感嘆他的容貌之年輕,對他說:“看見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實在應當受到尊重,羨門、廣成等神仙確實不是虛傳。”太宗要授給他爵位,他堅辭不受。唐顯慶四年,唐高宗召見他,請他做諫議大夫,他又堅辭不受。上元元年時,他托病請求還鄉,高宗特賜良馬給他,並把鄱陽公主的城邑賜給他居住。當時的名士,如宋之問、孟詵、盧照鄰等,都以師弟的禮節待他。

盧照鄰病了,住在孫思邈的住宅裡,當時庭院前有一棵大梨樹,盧照鄰就為那梨樹作了一篇辭賦。他在賦的序言中寫道:“癸酉這年,我因病住在長安光德坊的官捨裡,這裡的老人說,這是鄱陽公主的城邑。從前鄱陽公主未嫁前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廢著。當時的一位處士叫孫思邈,他通曉古今,學盡各種數術。他深諳道家的理論,他的學問深入不二,就像當今的維摩詰;至於推算天文曆法,度量乾坤,則可以與洛下閎、安期先生相提並論。他自稱生於開皇辛酉年,已經九十三歲了。到鄉間去打聽他,人們都說他已經幾百歲了。另外,他和人們一起談論起周、齊的事來,清清楚楚,就像親眼見過一樣。以此為參照,就知他不止是一百歲的人了。然而他耳不聾,眼不花,神採奕奕。可以說是古代聰明博達長生不老之人。

當時盧照鄰負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嘆每個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壽命竟如此的懸殊。於是他問孫思邈:“名醫治病,其道理何在呢?”孫思邈回答說:“我聽說善於論天的人,必定由這個人的本質而定;善於談論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為依據。天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運轉,寒暑交替。它運轉時,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張而為虹霓。這是天地的規律。人有四肢和五臟,一醒一睡,呼吸吐納,循環往復。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音聲。這是人體的規律。陽用其精,陰用其形,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到失去這種正常現象,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疣贅,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焦枯。病情呈現在表面,病變卻在形體內。這種道理同樣可推及到天地,也是這樣的。所以五緯盈縮,星辰失度,日月錯行,彗孛流飛,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疣贅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奔風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澤不時,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醫治病,用藥石疏導,救人時才用針劑;聖人用道德來調和,用政事來輔助。所以,故身體有可治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又說:“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詩經》上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說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幹城’,說的是大膽;‘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說的是行為的方正;‘見機而作,不俟終日’,這是心智的圓融。”他的文學造詣,如此超拔出群;他的道術也不可勝紀。

當初魏徵等人受詔編修齊、樑、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遺漏,就曾多次向孫思邈請教。他用口傳授,像曾親眼目睹一樣。東台侍郎孫處約,曾經帶著五個兒子孫□、孫儆、孫俊、孫侑、孫□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說:“孫俊應當首先顯貴;孫侑應當顯達得較晚;孫□的地位最高,災禍出在執掌兵權上。”後來都像他說的一樣應驗了。太子詹事盧齊卿,小時候向孫思邈請教人倫的事情,孫思邈說:“五十年後,你的官職可達一方諸侯之長,我的孫子會成為你的部下,你應當自己保重才是。”盧齊卿後來做了徐州刺史,孫思邈的孫子孫溥,果然是徐州蕭縣的縣令。孫思邈當初對盧齊卿說這話的時候,孫溥賞未出生,而他已預先知道了孫溥的事情。在孫思邈身上發生了許多這樣奇異的事情。永淳元年,孫思邈逝去,死前留下話要薄葬,不准在墓中放任何殉葬品,不准用活著的牛羊祭奠。一個多月過去了,他的顏貌不改。舉起他的屍體往棺材裡裝的時候,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他已屍解而去,當時的人都驚嘆不已。

他撰寫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祿論》三十卷、《攝生真□》、《枕中素書》、《會三教論》各一卷。開元年間,又有人發現他隱居在終南山。曾經有一個神仙從天而降,對孫思邈說:“你所著的《千金方》,濟人的功德也很廣了。而用動物做藥,殘害的生命也太多了。你會成為一個屍解的神仙,但不能白日升天成仙了。”此後孫思邈以草木代替虻虫、水蛭做藥,他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

從此,孫思邈時隱時現。咸通末年,山下一家村民,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不食葷血,父母認為他喜歡善行,讓他到白水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位自稱孫處士的遊客,在院中游了一周之後,從袖中取出一包湯藥末交給童子說:“為我像烹茶那樣煎這藥。”藥煎好之後,處士飲了一些,把余下的湯汁給了童子。童子覺得湯汁味道極美,希望再給他一碗。處士說:“這湯就是為你而煎的!”就把方寸這樣大的一匙藥沫再給他煎著吃。他向同伴們說了此事後,出門一看,發現處士已離去了。童子也乘空飛了起來。眾人正在驚異之間,一看那煎湯的鍋子,已變成金了。這以後也時常有人見到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