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痛症候群

(中國醫大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


從小的印象中,母親常常頭痛,總是抱怨全身痠痛、無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常常一大早就得起身,忙碌準備大家的早餐,她不太喜愛運動,於是乎日復一日,身體的症狀日漸惡化。體貼的父親帶著她遍訪名醫,但是每次檢查的結果,除了血壓稍偏低外,都是正常。那時候流行的診斷名稱是偏頭痛,或是家庭主婦常有的婦人病。但是母親不舒服的抱怨卻總未稍減,甚至每況愈下。

在病人身上 看到母親的影子

直到今日,我每天坐在診察檯前看診,病人的抱怨五花八門,除了有許多器官性病變的問題需要緊急處理外。相同的抱怨,相類似的身體不適一再的出現,但更糟糕的是常常病人所有的抽血檢查都是正常的。病人各種診斷不一而足,但是都有共同的情形─治療都沒有改善,所以才轉介到風濕科,以一個風濕科醫師的立場而言,這些病人都是風濕症,但正式的診斷名稱應是「纖維肌痛症候群」(Fibromyalgia);可是,當翻閱正式的文獻時,卻常常沒有確實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其實纖維肌痛症候群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疾病,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地區流行病學的研究,其盛行率是3.3%,並且好發於女性,尤其是年紀在55-64歲時最多。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也就是說每一百個人就有3-4個人有這個病,而且女性是男性的3-6倍。

在臺灣的醫學界中,由於這是一個從1990年才有完整的診斷標準,並開始有系統從事研究的病;同時這種病由於實驗室的檢查通常正常,而且很少致命,所以很明顯的受到許多前輩的忽視。 我個人在溫哥華行醫時,同儕在討論到這個病時,也很驚訝在臺灣也有這一類的病人;因為他們有一個錯覺,認為這是已開發國家才有的「文明病」,殊不知我母親在舊時代重男輕女的社會中, 已飽受這種病的磨難。更何況在新興的開發中國家裡,國民在面對社會及經濟突飛猛進的鉅變中,罹患此病的患者日益增多。

檢查正常 病急亂投醫

由於這類病人實驗室的檢查多半正常,因此醫師常無法對於病人提供適當的資訊,更無法對症施藥,故而在面對病人的需求下,許多精密的檢查,像心悸的病人施予心導管檢查,腸胃不適的病人給予胃鏡、大腸鏡的檢查,有頭痛、下背痛,就做電腦斷層攝影或是核磁共振掃描等等,不一而足,這也造成健保沉重的浪費。

在查不出任何問題的狀況下,更甚者會被轉介給精神科醫師診治,於是乎這類的患者又多了一個病名──憂鬱症。不過,病人常是病急就亂投醫,不斷地嘗試各種另類療法或健康食品;這又是臺灣另外一種層次的藥害。

調整生活步調 自助人助 纖維肌痛症候群屬於功能性的疾病,藥物治療是有效的,但應做為輔助;最重要的是為患者建立重要養生的觀念,調整生活步調,培養價值觀,做正確心情的調適,並且最積極有效而且便宜的治療方式就是每天規則的運動,從每天十分鐘做起,甚至快走,呼拉圈也行。不是說「自助人助」嗎?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