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中醫的哲學基礎和主要思維方法
第二章 氣血津液
第三章 臟腑
第四章 經絡
第五章 病因與發病
第六章 防治原則

緒論

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 先秦、秦、漢時期

    1. 黃帝內經,標誌中醫體系的建立。
    2. 難經。
    3. 傷寒雜病論,為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形成中國內科學,首創六經辨證。宋代林億整理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
    4. 神農本草經,為後世中葯的理論體係,奠定了基礎。
  • 晉、隋、唐時期

    1. 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
    2. 晉代王叔和的脈經。
    3. 墮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
    4.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宋、金元時期

      金元四大家:
    1. 劉完素:寒涼派。
    2. 李杲:補土派。
    3. 張從正:攻下派。
    4. 朱震亨:養陰派。
  • 明、清時期

    1. 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
    2. 明代王肯堂的證治淮繩。
    3. 清代吳謙的醫宗金鑒。
    4. 清代陳夢雷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溫病四大家:
    1. 吳又可。
    2. 薛雪。
    3. 葉天士,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
    4. 吳鞠通,創立了三焦辨證。

    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1. 整體觀念。
    2. 辨證論治。
    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的概括。它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質、邪正關係。
    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
    有特定病因、發病形式、病機、發展規律和轉歸的一種完整的過程。
    辨證 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皆析、綜合、辨證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和邪正之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證。
    論治 根據辨證的結木,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同病異治 在同一種痄病當中,由於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病理變化不同,即證不相同,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治法也就不同。
    異病同治 證相同治療也就相同,因而出現不同疾病採用相同治法的情況稱之。

    中醫的哲學基礎和主要思維方法

    精 氣 學 說

    氣,是指一切無形的,不斷運動的、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精,在中醫學中有三種不同的概念:一是世界上所有氣當中的的部分;二是泛指人體中一切有用的成分;三是指腎中所藏之精,即腎精。

    神,有四種含義:一是人體外在生命活動的總的概括;二是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三是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綜合外在表現;四是自然界物質運動變化的表現及其內在規律。

    氣化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是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表現。人的生命運動就是氣化、氣的升降出入。

    精氣學說的內容

    1. 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
    2. 氣運動不息,變化不止。
    3. 氣是天、地、萬物之間中介。
    4.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陰 陽 學 說

    陰陽是對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的屬性有無限可分性和相對性。 陽是指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盩的、無形、明亮的、興奮的。 陰是指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 陰陽交感:是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
    2. 陰陽對立制約: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制約的陰陽的兩個方面。
    3. 陰陽互根互用:陰陽互根是指一切或現象中相互對立著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系。而互用是陰陽雙方不斷地資生、促進和助長對方。
    4. 陰陽消長平衡:陰陽消長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陰陽的量和陰陽之間的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地消長變化著。
    5. 陰陽相互轉化:陰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

    病理

    1. 陰陽偏盛:是指陰邪或陽邪偏盛,屬於陰或陽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

      • 陽盛則熱,陽盛則陰病:指陽邪侵犯人體,邪併於陽而使陽亢盛超過陰平陽秘的正常水平, 使得陰液要制約陽氣而損害、消耗了陰液
      • 陰盛則寒,陰盛則陽病:陰邪侵犯人體,陰併於陰而使陰亢盛超過了陰平陽秘的水平,使得陽氣要制約陰液而導致陽氣的損害消耗。

        陰陽偏盛所形成的病證是實證。故邪氣盛則實。

    2. 陰陽偏衰:
      • 陽虛則寒:泛指人體陽氣虛衰,不能制約陰,則陰相對偏亢而出現寒象。
      • 陰虛則熱:泛指人體陰氣虛衰,不能制約陽,則陰相對偏亢而出熱現象。

        陰陽偏衰所導致的病證是虛證。故精氣奪則虛。

    原則

    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

    1. 實者瀉之。
    2. 虛者補之。

    陰陽偏衰的治原則:

    1. 陽偏衰產生的是陽虛則寒的虛寒證,治療當扶陽制陰,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又稱陰病治陽。
    2. 陰偏衰產生的是陰虛則熱的虛熱證,治療當滋陰以抑陽,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法,又稱陽病治陰。

    五 行 學 說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五行進行歸類的方法為:

    一、 取象比類法。

    二、 推演絡繹法。

    自 然 界 五行 人 體
    五味 五色 五氣 五方 五氣 五臟 六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小腸
    長夏
    西 大腸
    膀胱

    1.五行學說的內容:

    1.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又稱母子關系。

      五行之間的遞相資生次序是:木生火,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與火的關系:木為火之母;火為木之子。

    2. 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遞相剋制、制約的關系。又稱所勝與所不勝關系。

      五行之間的遞相剋制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與土的關系:木對土為所勝;土對木為所不勝。

    3. 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目互生化、相互制約。以維持平衡協調的關系。

    4. 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為病理狀況,而相剋為生理狀況)

      五行相乘的次序與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有分太過與不及兩個方面。例如木與土的相乘,有土虛木乘,也有木旺乘土。

    5.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稱反克、反侮。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有分太過與不及兩個方面。例如木與金的相侮,有木旺侮金,也有金虛木旺。

    2 .五行之的傳變。

    相生關系的傳變,包含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兩個方面。

    相剋關系的傳變,包含相乘和相侮兩個方面。

    3. 治法與治則:

      治則 治法
    相生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 滋水涵木法:即滋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甚或肝陽上亢證。
    • 益火補土法:是溫腎陽以補脾陽的一種方法。適用於腎陽式微而致脾陽不擴之證。
    • 培土生金法:即通過健脾補氣以補益肺氣的方法。主要用於肺氣虛弱兼見脾運不健者。
    • 金水相生法:肺腎陰虛的,採用兩臟同時補。
    相剋
    • 抑強,主要用於太過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 扶弱,主要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與健脾相結合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之證。
    • 培土制水法:是以健脾,利水治療水濕停聚為病的一種治法。
    • 佐金平木法:清肝火以稅於肺火之降。適用於肺虛無力制肝,而肝旺者。
    • 瀉南補北法:是瀉心帶與補腎水相結合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腎陰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

    第四節 中醫學的主要思維方法

      中醫學的思維方法:
    1. 從宏觀的角度觀察事物。
    2. 運用哲學的思維。
    3. 注重整體上的研究。
      具體的思維方法:
    1. 比較:即考查對象之間的不同與相同之處。
    2. 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
    3. 類比:是將兩個特殊的事物進行比較,根據兩者有一系列的共同點,推論和證明它們在另一些些特性和規律上也是相同的。又稱釜底抽薪法。
    4. 以表知卅:即司外揣內。 試探和反證。

    氣 血 津 液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的基本物質,也是維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第一節 氣

    氣的主要來源

    氣的生成與臟腑的關系

    名 稱 內 容
    氣機調暢 氣的運動平衡協調的生理狀態
    氣機失調 氣的運動失去了平衡,人的生命活動成為病理狀態
    氣機不暢 氣的運動失去了平衡,人的生命活動成為病理狀態
    氣滯 氣的運動受阻過深,某些局部發生淤滯不通
    氣逆 氣的上升運動太過或下降運動不及
    不降 氣的下降運動不及
    氣陷 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
    氣脫 氣的外出運動太過
    氣閉 氣的出入運動不及而結聚於內

    氣的生理功能

    氣的分類

    分類 含義 生成 分布 主要功能
    元氣 元氣是人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於腎的氣,包括元陰、元陽。 元氣由腎精化生,賴後天水穀之滋養 發於腎,通過三焦循行全身。 元氣有推動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激發和調節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宗氣 由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化生的水穀精氣結合而成,聚於胸中者謂之宗氣。宗氣在胸中聚積聚之處,稱上氣海、膻中。 由水穀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與肺脾二臟有關。 氣積聚於胸中,貫注於心肺。
  • 走息道而司呼吸。
  • 貫心脈而行氣血。即助心行血。
  • 與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相關。
  • 胃之大絡,名曰虛卅,臨床上常常以虛卅的博動狀況來測知宗氣的旺盛與衰少。
  • 營氣 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之氣,稱營血、營陰。 由脾胃運化之水穀精氣,精專柔和的部份。 氣通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而循行於全身,貫五臟而絡六腑。
  • 化生血液。
  • 營養全身。
  • 衛氣 行於脈外之氣,活動力強、流動迅速,又稱衛陽。 由脾胃運化而生的水精精微,性慓疾滑的部份。
  • 運行於脈外。
  • 夜行於陰,手足三陰經二十五圈。
  • 晝行於陽,手足三陽經二十五圈。
  • 溫煦作用:維持人體體溫相對卅定。
  • 調節作用:司汗孔之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維持機體內外環的陰陽平衡。
  • 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        

    第二節 血

    血是運行於脈中而環流注全身的富有營養和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脈是血液運行的管道,又稱血府。

    血液的生成

    血的生成對臟腑的關系

    血的循行的方式

    血液循行與臟腑的關系

    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津 液

    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的生成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穀,是通過脾胃、小腸和大腸吸收飲食水穀中的水分和營養而生成的。
    1. 脾胃運化:胃主受納腐熟,游溢精氣輸於脾;脾主運化,將穀氣與津液上輸於肺,而後輸布全身。
    2. 小腸主液:小腸泌別清濁,將水穀精微上輸於脾,將水液代謝產物經腎送入膀胱,把糟粕下輸於大腸。
    3. 大腸主津:剩餘水份重新吸收。

    津液的輸布

    1. 脾氣散精:
      • 上輸於肺。
      • 將部份津液敷布到人體上部。
    2. 肺主行水:
      • 通過宣發作用將津液輸布至人體上部和外部。
      • 通過肅降作用,將津液輸布至腎和膀胱以及人體下部形體。
    3. 腎主津液:腎陽蒸騰氣化將津液上輸到肺脾重新進入津液代謝;將尿液輸入膀胱。
    4. 肝主疏。
    5. 三焦決瀆。

    津液的排泄

    津夜的功能

    第四節 氣 血 津 液 的 關 係


    臟 腑

    臟腑,是內臟的總稱,可分為臟腑和奇卅之腑。臟,即分心、肝、脾、肺腎,合稱五臟,是化生和貯藏精氣的內臟,多屬實體器官。腑,是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合稱六腑,多屬管腔性器官。奇卅之府,包括腦、髓、骨、脈、膽和女子胞。

    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奇卅之府的形態與六腑很像,多為管腔性,但是卅面像五臟一樣存精氣並且量是一定的。

    臟象學說:研究臟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中心,結合臟腑與形體、諸竅的關系,以及臟腑和自然界關系的學說,稱為臟象學說。 臟象:即藏於體內的內臟所表現於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

    第一節 五 臟

    第 二 節 六 腑

    六腑皆預降為順,以通為用和以通為補的功能。 胃的上部為賁門,下部為幽門與小腸連接,小腸的下部為闌門與大腸連接,大腸下部為肛門。

    第 三 節 奇 卅 之 府

      腦又名髓海,為元神之府。頭為精明之府。
    1. 腦與精神活曾有關。
    2. 腦與听覺、視覺、嗅覺以及思維、記憶、言語等功能都歸於腦。

    女子胞

    女子胞又稱胞宮,是子宮,是女子發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
    女子胞與天癸、沖任二脈和心、肝、脾、腎等有密切關係。

    第四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心與肺 心主血、心主行血;肺主氣、司呼吸。氣與血的關系: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心與脾 心主血,脾統血,脾又為氣血生化之源----血的生成。
    心與肝 1. 心行血,肝藏血。----維持血運。
    2.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調神志----協調精神情志。
    心與腎 心腎相交(水火即濟):心火下降於腎以蒸騰腎水,腎水上濟於心以絘約心火。 心腎不交(水火未濟):心火不能下降於腎而上亢,腎水不能上濟於心而下泄。
    肺與脾 1. 肺吸入清氣;脾遲化水谷精氣----氣的生成。
    2. 肺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津汴的輸布代謝。
    肺與肝 肝主升、肺主降----養機的升降。
    肺與腎 1. 腎主水;肺為水之上源----協調水液代謝。
    2. 肺主氣,司呼吸,"肺為氣主";腎主納氣,"腎為氣之根"。
    3. 肺腎陰液相互資生(金水相生)。
    肝與脾 1. 肝主疏泄;脾主運化---消化功能。 2. 脾的生血、統血;肝藏血----血的生成、貯存、運行、防止出血。
    肝與腎 1. 肝藏血;腎藏精 精血互生,肝腎(精血)同源。
    2. 肝主疏泄;腎主封藏----泄藏互用。
    3. 水能涵木,肝腎陰陽相通。
    脾與腎 1.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相助。
    2. 腎主水;脾運化水液----水液代謝。

    第 四 章 經 絡

    經絡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人體的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經筋、皮部和臟腑五個部分組成。
    十二經絡與人體的臟腑有直接的絡屬關系,是人體氣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經八脈具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十二經別為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卅兩經之間的聯系。
    十五別絡的主要功能是加強相為快卅的兩個經脈之間在體表的聯系。
    浮絡是浮現於體表的絡脈。
    孫絡具溢奇邪、通榮衛是作用。
    十二經筋是聯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十二皮部就是把全身皮膚划頭為十二個部分,分屬十二經脈。

    經絡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

    第 一 節 十 二 經 脈

    走向與交接規律

    頭為諸陽之會

    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分布規律:

    1. 頭面部: 陽明經行面部、額部;少陽經行於頭側部;太陽經行於面頰、頭頂及頭後部。
    2. 軀幹部: 手三陽經行於肩胛部;手三陰經均從腋下走出;足三陰經均行腹面;足陽明經行於胸腹部;足少陽經行於側面;足太陽經行於側面。
    3. 四肢部:
      陰經(內側) 陽經(外側)  
      太 陰 陽 明 前 線
      厥 陰 少 陽 中 線
      少 陰 太 陽 後 線
    4. 流注次序

      食指端 鼻翼旁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
      商 陽 迎 香
      心 中 足大趾端
      手少陰心經 足太陰脾經 足陽明大腸經
      隱 白
      								  
         小指端            目內睥              足小指端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少沖              晴明               至    陰
      
                     無名指端              胸中          
        手少陽三焦經          手厥陰心包經      足少陰腎經
                     關沖
      			   
        目外睥             足大趾             肺     中
               足少陽膽經        足厥陰肝經
        絲竹空             大敦
        
    十二經脈名稱分類表:
    陰經(內側) 陽經(外側)   循行部位
    太陰肺經 陽明大腸經 上肢 前 緣
    厥陰心包經 少陽小腸經 中 緣
    少陰心經 太陽小腸經 後 緣
    太陰脾經 陽明胃經 下肢 前 緣
    厥陰肝經 少陽膽經 中 緣
    少陰腎經 太陽膀胱經 後 緣

    第二節 奇 經 八 脈


    第 五 章 病因與發病

    病因

    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倦,以及外傷和蟲獸傷。

    六淫

    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其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六氣。

    病 機

    邪正盛衰 在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正氣和邪氣這兩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正邪雙方在其鬥爭過程中,在力量對比上發生著消長成衰的變化。
    主要是邪氣亢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主面的一種病主要反映。也就是說,邪氣盛,正氣不衰,能夠互相抗爭。
    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主要反映。
    正勝邪退 是指在邪正消長盛衰發展程中,疾病向好轉和全愈方面轉歸的一種結局。
    邪勝正衰 是指在邪正消長盛衰發展過程中,疾病向惡化甚至死已方轉歸的一種結局。
    陰陽失調 是陰陽消長失去平衡協調的簡稱。
    陰陽偏勝 陰或陽的偏勝,主要是指“ 邪氣盛則實“的實證。陽邪侵入人體,可形成陽偏勝;陰邪侵入人體,形成陰偏勝。 陰與陽是互相制約的,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
    陽偏勝 是指陽盛,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氣偏盛,機能亢奮,熱量過的病理狀態。病機特點多表現在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證。
    陰偏勝 是指陰盛,機體在疾病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偏盛,機能障礙或減退,產熱不足,以及病理性謝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病機特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寒證。
    陰陽偏衰 是指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減退,同時也包括了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
    陽偏衰 就是陽虛,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衰弱,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其病機特點表現為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陰相對亢盛的虛寒證。
    陰偏衰 是陰虛,是指機體精、血、津液等物質虧耗,及陰不制陽,導致陽相對亢盛,機能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液不足及滋養、寧靜功能減退,以及陽氣相對偏盛的虛證。
    陰陽互損 指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及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
    陰損及陽 由於陰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陽損及陰 由於陽氣虛損,無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的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陰陽格拒  
    陰盛格陽 指陰寒之邪壅盛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使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
    陽盛格陰 指陰邪熱內盛,深伏於卅,陽氣被遏,鬱閉於內,不能外達於肢體而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
    陰陽已失 指機體的陰液或陽氣突然大量地亡失,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亡陽 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而致全身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
    亡陰 由於機體陰液發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血失常 概括了氣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異常,以及氣和血互根互用的能失常等病理變化。
    氣的失常 包括了由於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而致氣的不足、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氣的運失常。
    氣虛 元氣耗損,功能失調,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氣機失調 氣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等病理變化。
    氣滯 氣機鬱滯不暢。
    氣逆 氣機升降失常,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氣陷 氣虛的基礎上,以氣的無力升舉為主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閉 氣的出入異常為主的病理狀態。由於濁邪外阻,或因氣鬱之極,甚至氣的外出變為所阻,從而出現突然閉厥的病理狀態。
    氣的出入異常為主的病理狀態。由於正不敵邪,或正氣的持續衰弱,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脫而致氣,從而出現能突膃衰竭的病理狀態。

    血的失常

    邪正盛衰 在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正氣和邪氣這兩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正邪雙方在其鬥爭過程中,在力量對比上發生著消長成衰的變化。
    血虛 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血瘀 血液的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病理狀態。其病機主要是血行不暢。
    血熱 血分有熱,血行加速病理狀態。

    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失調

    氣滯血瘀 由於氣的運行不暢,導致血運的障礙而形成氣滯血瘀。
    氣不攝血 因氣的不足,固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血不循經逸出脈外,而導咯血、吐血、衄血、發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氣隨血脫 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血液的流失而散,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或氣血并脫的病王狀態。

    氣血兩虛

    氣血不榮經脈 因氣血虛衰或氣血失和,以致氣血相互為用功能減退,對經脈、筋肉、皮膚的濡養作用減弱,從而產生肢體、筋肉等運動失常,或感覺異常的病理狀態。

    津液代謝失常

    津液不足 指津液在數量上的虧少,進而導致內則臟腑,外而孔竅、皮毛,失其濡潤滋養作用,因之產生一系列乾燥失潤的病理狀態。
    津液的輸布障礙 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輸布,導致津液在的內流遲緩,或在體內的某一局部發生滯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溫內生釀痰成飲。
    津液的排泄障礙 主要是指津液轉化為汗液、尿液的功能減退,而致水液瀦留,上下溢於肌膚而為水腫。
    津停氣阻 津液代謝障礙,水溫痰飲瀦留導致氣機阻滯,病理狀態。
    氣隨液脫 津液丟失太過,氣失其依附而隨津液之外泄暴脫亡失的病理狀態。
    津枯血燥 津液虧乏枯竭,導致血燥虛熱內生或血燥生風的病理狀態。
    津虧血瘀 指津液耗損導致血行鬱滯不暢的病理狀態。

    內生五邪

    內生五邪 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氣血津液和臟腑等生理能的異常,而產生的類似風、寒、溫、濕、燥、火六淫外致痘病理現象。
    風氣內動 又稱肝風內動或肝風。凡在確病發考過程中,因為陽盛陰虛不能制陽,陽升無現動搖、眩暈、抽搐、震顫等病理反映,即是風氣內動的具體表現。可分為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
    寒從中生 即內寒,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邪彌漫的病理狀態。
    濕濁內生 即內濕,由於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濁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
    津傷化燥 即內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而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火熱內生 即是「內火」或「內熱」,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的鬱滯,或由於病邪的鬱結,而產生的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可分為陽氣過盛化火、邪鬱化火、五志過極化火。

    第 六 章 防治原則

    預防 指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未病先防 疾病未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調養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的方法有調攝精神、加強鍛煉、生活起居應有規律、藥物預防及人工免疫。
    既病防變  
    治病求本 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
    正治 是逆其證候性質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法,又稱逆治。
    反治 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方法,又從治。
    熱因熱用 是以熱治熱,即用熱性藥物治療具有假熱症狀的病證。適用於陰寒內盛,格陽於外,反見熱象寒假熱證。
    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即用寒性藥物治療有假寒症狀的病證。適用於卅熱盛,陽盛格陰,反見寒象的真熱假寒證。
    塞因抩用 是以補開塞,即用補益藥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症狀的病證用於因虛而閉陽的真虛假實證。
    通因通用 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藥療具有實性通泄症狀的病證。適用於食積腹痛,瀉下不暢、熱結旁流;瘀血致的崩漏;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病證。
    扶正 指扶助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能。適用於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也不盛的虛性病證。
    袪邪 指袪除病邪,使邪去正安。適用於邪實為主要矛盾,而正氣未衰的實性病證。

    調整陰陽

    損其偏盛 對於陰陽偏盛陰或陽的一方過盛有餘的病證,採之。
    補其偏衰 對於陰陽偏衰,即陰或陽的一方虛損不足的病證,用之。

    治標治本的原則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三種。

    若扶正袪邪兼用,適用正虛邪實病證;而先袪邪後扶正適用於邪盛正,但正氣尚能耐或同時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先扶正後袪邪,適用於正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人,因正氣過於虛弱,兼以攻邪,則反而更傷正氣,故先扶正而後袪邪。

    三因制宜可分為因地、因人、因時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