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溫病的辨證


提 要

前言

溫邪侵襲人體後,會導致衛氣營血及三焦所屬臟腑功能失調及實質損傷,產生複雜多樣的臨床症狀。以衛氣營血辨證及三焦辨證理論為指導,對患者的全部病情進行分析研究,從而辨析出各種症狀產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判斷出病變部位、性質,證候類型,邪正消長,以及病變發生、發展、傳變規律等。

一、衛氣營血辨證

Q:葉天土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的知識背景?
葉氏根據溫病病機的演變規律,病程發展的階段性,以及自己的實踐觀察,結合《內經》及前輩醫家有關營衛氣血的論述,將其引申發揮,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理論。

(一)衛氣營血的證侯與病理

l.衛分證

衛分證是溫邪初襲人體肌表,引起衛外功能失調的一種證候類型。

主要症狀 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等。
確定病邪在衛分的依據,是發熱與惡寒並見,一般是發熱重惡寒輕。口渴與否是判斷衛分證寒熱屬性的重要症狀之一,口渴說明所感為溫邪。因此將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作為衛分證的辨證要點。
病機變化 溫邪初襲衛表,邪正交爭於衛分
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溫邪從口鼻而入,先犯肺經,衛分首當其衝。
其病機變化
一是溫邪對人體的作用,即衛受邪郁,肌膚失於溫養,而見惡寒。邪留肌表,衛氣受阻,郁而不伸,腠理開合失職,則無汗或少汗。溫邪襲表,陽熱上擾清空而頭痛。肺經熱郁,清肅失司,則咳嗽。溫邪傷津則口渴。
二是正氣的抗邪反應,即正氣抗邪,邪正相爭而發熱,雖然溫邪抑郁衛陽而惡寒,但因溫邪屬性為陽熱之邪,故惡寒較輕而短暫。
衛分證的病理特點是:邪郁衛表,肺氣失宣;正氣抗邪,邪正相爭。
轉歸 不同的溫邪侵犯衛分,症狀各具特點。
溫邪犯衛,病變層次最淺,一般病情較輕,持續時間較短,若正氣末衰,加上及時確當的治療,溫邪受到頓挫,可以從表而外解。
若感邪過重,或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溫邪可從衛入氣;
或因患者心陰素虛,溫邪可由衛分而徑傳營(血)分出現重險證候。

2‧氣分證

氣分證的病變較廣泛,凡溫邪不在衛分,又未傳入營(血)分,皆屬氣分範圍,涉及的病變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腸、膽、膜原、胸膈等。

主要症狀 共同特點:無發熱惡寒等衛分症狀,又無斑疹。舌絳等營(血)分症狀,多見壯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多,渴喜飲冷,尿赤,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等,其中以但發熱,不惡寒,口渴,苔黃為主要表現。
氣分證臨床類型較多,以熱盛陽明為多見
主要症狀是:壯熱,不惡寒,但惡熱,汗多,口渴飲冷,舌苔黃燥,脈洪大等。邪入氣分一般以但發熱,不惡寒,口渴,苔黃為辨證要點。
病機變化 氣分證的形成,一是溫邪自衛分傳入;二是溫邪徑犯氣分,例如暑熱病邪直犯陽明,濕熱病邪直犯中道等;三是氣分伏熱外發;四是營分邪熱轉出氣分等。整體氣機受郁,正氣奮起抗邪,邪正劇爭。
熱熾津傷是氣分證的主要病機變化。陽明為十二經脈之海,多氣多血,抗邪力強,故邪入陽明,正邪抗爭,裡熱蒸迫,而見全身壯熱。溫邪在裡不在表,故僅有發熱而不伴有惡寒。裡熱亢盛,迫其津液外洩而多汗,熱熾津傷而口渴喜涼飲。氣分熱熾,舌苔則由白轉黃,脈洪大而有力。
熱盛陽明的病理特點是:正邪劇爭,熱蒸迫,熱盛津傷。

氣分證的病機變化和臨床表現基本相似,惟氣分濕熱(含暑濕)證,病變複雜,臨床症狀特殊。濕熱病邪(或暑濕病邪)流連氣分,涉及的主要病變部位有脾胃、膜原、膽腑、腸道等,證候類型不同,臨床表現各有區別(詳見三焦辨證)。其共有的症狀是:發熱,脘腹痞滿,苔膩。發熱的類型隨濕熱偏盛程度而異,濕偏盛者,熱為濕遏而身熱不揚;熱偏盛者因濕熱交蒸,身熱較盛而不為汗衰。脘腹痞滿為濕熱郁阻氣機的表現。苔膩為濕熱徵象,初入氣分,濕邪偏盛者為白膩苔,濕邪化熱,熱重濕輕或濕熱俱盛時則變為黃膩苔或黃濁苔。可見身熱、脘腹痞滿、苔膩是辨別氣分是否有濕熱內阻的基本症狀。
轉歸 邪在氣分,邪氣既盛,正氣抗邪力亦強,邪正相持之時,若正氣奮起抗邪,或經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冀邪退而病愈。相反,若正不敵邪,或有失治、誤治,溫邪可自氣分而陷入營血分,病變趨於嚴重,而進入危重時期。

3.營分證

溫邪入營,損害實質,以營熱陰傷,擾神竄絡為特點的證候類型。

主要症狀
    身熱夜甚,口乾,反不甚渴飲,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脈細數等。以身熱夜甚,心煩譫語,舌質紅絳為辨證要點。
    確定溫邪入營的依據:
  1. 發熱類型為身熱夜甚,它不同於衛分的發熱與微惡風寒並見。也不同於氣分的但惡熱不惡寒。
  2. 程度不等的神志異常,輕則心煩不寐,重則時而譫語。氣分證雖然也可出現神志的變化,但無特殊的營分證表現。
  3. 舌質紅絳,一般無苔垢(脈細數亦為特點之一)。
病機變化
    營分病變的形成
  1. 氣分邪熱失於清洩,或濕熱病邪化燥化火傳入營分;
  2. 肺衛之邪乘虛徑陷營分;
  3. 伏邪自營分化熱而出。
    此外,溫邪亦可不經衛、氣分而直接深入營分。營分受熱,則營陰被劫,而見身熱夜甚,脈細而數。營熱蒸騰,則口乾不甚渴飲,舌質紅絳。營陰受熱,循脈及心,侵擾心神,而見神志異常,輕則心煩不寐,甚則時有譫語。營分受熱,則血亦受迫,熱竄血絡,出現斑疹隱隱。
    總之,營分證的病理特點是:營熱陰傷,擾神竄絡。
轉歸 營分病變介於氣分與血分之間,溫邪既可轉出氣分,又可深逼血分。這兩個方面的轉歸,視營熱陰傷程度及治療是否得當而異,一般而言,溫邪初入營分,猶可透熱轉氣;但若營分邪熱久熾,營陰耗傷較甚,或因失治、誤治,溫邪可深陷血分,使病情加重轉危。

4.血分證

溫邪深入血分,病變已屬極期或後期,病情危重。以動血耗血,瘀熱內阻為主要病機變化。

主要症狀 身灼熱,躁擾不安,或神昏譫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質深絳。
血分證是營分證病變的進一步加重及發展,對臟腑、經絡造成更嚴重的損害。血分證與營分證的鑑別:1.有急性多部位、多竅道出血,斑疹顯露,而營分證僅因營熱竄絡出現斑疹隱隱,並未有竅道出血現象;2.舌質由紅絳轉為深絳。此外,尚有神志異常的加深加重。
因此,急性多部位、多竅道出血、斑疹密布及舌質深絳作為血分證的辨證要點。
病機變化
    血分病變的形成,一.是營分邪熱未及時透轉氣分,營熱竭留,進而傳入血分;二.是衛分或氣分邪熱未解,而越期傳入血分;三.是血分伏熱自發。
    血分證的病機變化,始於"血熱",
  1. 血分熱毒過盛,血絡損傷,經血沸騰,離經妄行,上下內外泛溢,形成多部位、多竅道急性出血,如嘔血,吐血,咯血,鼻衄,便血,尿血,陰道出血,斑疹,或肌衄等。
  2. 血熱熾盛,血為熱搏,瘀熱互結,煉血耗血,脈絡內形成廣泛的瘀血阻滯,何廉臣:"因伏火鬱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症見斑疹紫色,舌色深絳等。
  3. 瘀熱內阻,上擾心神。
    《靈樞‧本神》:"心藏脈,脈舍神。"故脈絡瘀熱熾盛,逼亂心神,而見嚴重神志異常,如躁擾不安,神昏譫語等。
    病理特點:動血耗血,瘀熱內阻。
轉歸 血分證病情危重兇險,積極而恰當的救治,可使血分邪熱漸衰,正氣逐漸恢復,病情可望獲得緩解。血分熱毒極盛,正不敵邪,可因血脈瘀阻,臟氣衰竭或急性失血,氣隨血脫而死亡。(從病理講到證候比較容理解)電解質紊亂、若受到糾正會影響舌質、舌苔的變化。此時對病情的判斷要更小心

(二)衛氣營血證侯的相互傳變

溫病衛氣營血病證的傳變類型,約有如下幾種:

自表入裡 指溫邪循衛氣營血層次漸進的深入,這就是葉天士說的"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的演變程序。自表入裡的傳變,多見於新感溫病。
由裡達表 指溫邪自血而營,由營轉氣,從氣達表的演變過程,伏邪溫病多具這種傳變形式。伏熱自裡透外,病情逐漸減輕,預後較好。溫邪在自裡達表的過程中,還可逆向內陷,如邪熱已從營分透出氣分,又能自氣分內陷營分,可有多次反復,這是由邪正消長起伏所決定的。舌質與舌苔的表現很重要,可作邪在衛、氣分(有苔),營、血分(少苔或無苔,質色轉絳)的參考。
傳變不分表裡漸次 指溫邪不循衛氣營血表裡層次的傳變。典型病例的衛氣營血病證的傳變有由表入裡,或自裡達表的證候演變過程,非典型的病例,衛氣營血證候演變可越期或重疊,正如王孟英說:"然氣血流通,經絡貫串,邪之所湊,隨處可傳,其分其合,莫從界限,故臨證者,宜審病機而施活變,弗治死法以困生人。"因此,臨床上常有衛氣同病,氣營(血)兩燔,衛營(血)同病,甚至衛氣營血俱病的復雜演變過程。

順傳與逆傳各有兩義:可解為出表為順,入裏為逆。或解為病依衛氣營血或三焦的順序而傳為順,反之則逆。臨床應以前者為準。

二、三焦辨證

源革:起源於內難經、發揚於溫病學派、為吳鞠通所倡導
三焦辨證與臟腑辨證的區別,三焦辨證能反映溫病的發生、發展及傳變規律。

(一) 三焦的證侯與病理

三焦的部位範圍:
= 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陰肺與手厥陰心包;
= 中焦主要包括陽明胃、腸及太陰脾(還有募原及膽腑);
= 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陰腎及足厥陰肝。

1.邪在上焦

邪在上焦多為溫病的初期,常見證候類型有:

溫邪犯肺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而統衛,故溫邪犯肺,外則衛受邪郁,內則肺氣失宣。症見發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赤,舌苔薄白欠潤,脈浮數等。溫邪入侵,正氣抗邪,故發熱;肺受邪乘,清肅失司,故咳嗽;肺氣不宣,衛氣不布,肌膚失於溫煦,故微惡風寒;熱則傷津,故口渴。其中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為辨證要點。若溫邪由表入裡,邪熱雍肺,肺氣閉阻,則症見身熱,汗出,咳喘氣促,口渴,苔黃,脈數等。邪熱雍盛,耗傷津液,則身熱、汗出、口渴。肺氣閉郁,故咳喘氣促。苔黃脈數是裡熱偏盛徵象。其中以身熱,咳喘,苔黃為邪熱雍肺的辨證要點。
濕熱阻肺 濕熱病邪(或暑濕病邪)犯肺,使衛受邪郁,肺失肅降,即吳鞠通說:"肺病濕則氣不得化。"症見惡寒發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苔白膩,脈濡緩等。濕郁衛表則惡寒,熱為濕遏而身熱不揚;濕熱郁肺,肅降失司,則見胸悶、咳嗽、咽痛等。濕熱病邪犯肺,為病程的初期,多為濕邪偏盛,故見舌苔白膩,脈濡緩等。濕熱阻肺以惡寒,身熱不揚,胸悶,咳嗽,苔白膩為辨證要點。
邪熱犯肺 病變嚴重者,可導致化源欲絕。化源欲絕是肺不主氣,生氣之源衰竭的病理變化。肺吸納天氣,復與水穀精氣結合,積於胸中,名曰宗氣。宗氣上出喉嚨以司呼吸,通過心脈而布散全身。百脈皆朝宗於肺,臟腑、經絡、形體均受其榮華,若肺受邪乘,生氣之源告困,清氣難入,濁氣難出,臟腑失養,而危及生命,症見喘促鼻煽,汗出如湧,脈搏散亂,甚則咳唾粉紅血水,面色反黑,煩躁欲絕等,吳鞠通:"汗湧、鼻煽,脈散,皆化源絕之徵兆也。"化源欲絕病變嚴重,危及生命迅速,病死率高,吳鞠通:"化源絕,乃溫病第一死法也。"
邪陷心包 邪陷心包是指邪熱內陷,包絡機竅阻閉,心不能主持神明及營血正常周行的病理變化。症見神昏,肢厥,舌謇、胸腹灼熱,舌絳等。邪陷途徑,有肺病逆傳包絡受邪者,有從表及裡,漸傳心營者,有邪熱直中,徑入心包者。熱陷包絡,逼亂神明,則見神志異常,如神昏譫語,甚或昏憒不語;心竅為邪熱所閉,氣血周行郁阻,不能布達四肢,故四末失去溫煦,而厥冷不溫,一般冷不過肘膝;心主血屬營,邪乘心包,營血受病,故舌質紅絳。
熱陷心包常夾痰兼瘀,平素心虛有痰者,外熱一陷,裡絡就閉,症見神昏痰鳴,舌絳苔垢等;夾瘀者,多因血為邪瘀,氣為血阻,瘀熱互結所致,表現神志如狂,唇黑甲青,舌質紫晦等。熱閉心包,津液耗竭,不能與陽氣維繫,陽失斂納,則陰陽離決而脫;同時,心竅內閉不能與肺氣相順接,則致陽氣外脫。由內閉發展到外脫,是心包病變兩個不同的階段,它們在病理機轉和證候方面都是有區別的。
邪陷心包以神昏、肢厥,舌絳為辨證要點。
濕蒙心包 濕蒙心包指氣分濕熱釀蒸痰濁,蒙蔽包絡的病理變化。
症見神志昏蒙,時清時昧,舌苔垢膩,舌質不絳等。
痰濕蔽竅,心神困擾,故神志昏蒙,邪留氣分,未入營血,故舌質不絳,四肢不厥冷。濕熱上泛,故舌苔垢膩。
濕蒙心包以神志時清時昧,舌苔垢膩為辨證要點。

上焦溫病的轉歸:上焦溫病一般屬於發病初期,感邪輕者,因正氣抗邪,邪氣受挫,而不傳變,邪從表解。感邪重者,溫邪由表入裡,使肺氣受傷,嚴重者導致化源欲絕而危及患者生命。若患者心陰心氣素虛,肺衛溫邪可內陷心包,甚至內閉外脫而死亡。

2.邪在中焦

溫邪傳入中焦一般為溫病的中期或極期,常見的證候類型有:

陽明熱熾 指邪熱入胃,裡熱蒸迫的病理變化。足陽明胃為燥熱之經,多氣多血,喻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皆從其稟受。因其陽氣旺盛,故抗邪力強。邪熱入胃,正氣奮起抗邪,邪正劇爭,裡熱蒸迫,外而肌肉,裡而臟腑,無不受其薰灼,故見壯熱、大汗出、心煩、面赤、口渴引飲、脈洪大而數等。因薰蒸之熱未曾裡結成實,故稱這種病理變化為"散漫浮熱"或"無形熱盛"。
陽明熱熾以壯熱,汗多,渴飲,苔黃燥,脈洪大為辨證要點。
陽明熱結 陽明熱結又稱熱結腸腑,指邪熱結聚與糟粕相搏,耗傷陰津,腸道傳導失司的病理變化,症見日哺潮熱,神昏譫語、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腹部硬滿疼痛,舌苔黃黑而燥,脈沉實有力等。裡熱結聚,復得天熱之助,故發熱日哺益甚;胃腸邪熱擾亂心神,故神昏譫語;熱結津傷,傳導失職,故大便秘結不通,或熱迫津液從燥結旁流而下利稀水;腸道燥熱搏結,氣機受阻,故腹部硬滿疼痛;腑實津傷,則舌苔老黃而乾燥。脈沉實有力係腸腑熱結的徵象。熱結腸腑日久不愈,可導致津氣欲竭,則預後極差。
陽明熱結以潮熱,便秘,苔黃黑而燥,脈沉實有力為辨證要點。
濕熱中阻 指濕熱病邪困阻中焦脾胃的病機變化。濕重熱輕者,脾氣受困,氣機郁阻,症見身熱不揚,胸脘痞滿,泛惡欲嘔,舌苔白膩,或白厚,或白苔滿布,或白多黃少等。熱處濕中為濕所遏,故身熱不揚;濕困太陰,氣機不暢,故胸脘痞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濁氣上逆,故泛惡欲嘔;舌苔白膩、白苔滿布,或白多黃少等,均係濕邪偏盛的徵象。濕漸化熱,或熱重濕輕者,症見高熱持續,不為汗衰,煩躁不安,脘腹痛滿,惡心欲嘔,舌苔黃膩或黃濁。裡熱偏盛,故見高熱持續;濕熱相蒸,故雖汗出而熱勢不衰;中焦濕熱互結,升清降濁受阻,氣機失於宣展,則脘腹痛滿;胃氣上逆,則惡心嘔吐。舌苔黃膩或黃濁,係濕熱互結,熱邪偏盛的徵象。
濕熱中阻以身熱不揚,脘痞,嘔惡,苔膩為辨證要點。
濕熱積滯,搏結腸腑 指腸腑濕熱與糟粕積滯相搏,腸道傳導失職的病機變化,症見身熱,煩躁,胸脘痞滿,腹痛不食,大便溏垢如敗醬,便下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等。腸腑濕熱薰蒸則身熱煩躁;濕郁氣機則胸脘痞滿;濕熱積滯內阻腸道,氣機不通,而見腹痛,便溏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為熱邪偏盛之象。
濕熱積滯搏結腸腑以身熱,腹痛,大便溏垢,苔黃膩、黃濁為辨證要點。
中焦溫病的轉歸:邪在中焦,邪熱雖盛,正氣亦未大傷,尚可祛邪外出而解。但若腑實津傷,真陰耗竭殆盡,或濕熱穢濁偏盛,困阻中焦,彌漫上下,阻塞機竅,均可威脅患者生命。
指腸腑濕熱與糟粕積滯相搏,腸道傳導失職的病機變化,症見身熱,煩躁,胸脘痞滿,腹痛不食,大便溏垢如敗醬,便下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等。腸腑濕熱薰蒸則身熱煩躁;濕郁氣機則胸脘痞滿;濕熱積滯內阻腸道,氣機不通,而見腹痛,便溏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為熱邪偏盛之象。
濕熱積滯搏結腸腑以身熱,腹痛,大便溏垢,苔黃膩、黃濁為辨證要點。

中焦溫病的轉歸:邪在中焦,邪熱雖盛,正氣亦未大傷,尚可祛邪外出而解。但若腑實津傷,真陰耗竭殆盡,或濕熱穢濁偏盛,困阻中焦,彌漫上下,阻塞機竅,均可威脅患者生命。

3‧邪在下焦

溫邪深入下焦,為溫病的後期階段,常見的證候類型有:

腎精耗損 指邪熱深入下焦,耗傷腎精,形體及臟腑失於滋養的病理變化,症見神憊萎頓,消瘦無力,口燥咽乾,耳聾,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舌絳不鮮乾枯而萎,脈虛等。腎精虧虛,形體失養,則見神憊萎頓,消瘦無力,脈虛等。腎精不足,不能上奉清竅,則症見耳聾,口燥咽乾,舌絳不鮮乾枯而萎等。腎精枯涸,陰虛內熱,症見低熱持續,入夜較甚,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等。腎精耗損,多由中焦病變發展而來,屬於溫病後期。
腎精耗損以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乾咽燥、舌絳不鮮、乾萎,脈虛為辨證要點。
虛風內動(肝) 虛風內動是腎精虛損,肝木失養,風從內生的病理變化,症見神倦肢厥,耳聾,五心煩熱,心中譫譫大動,手指蠕動,甚或瘈瘲,脈虛弱等。虛風內動是在腎精虛損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形成,故有腎精虛損的基本表現;同時,肝為風木之臟,依腎水而滋養,當腎水受劫,肝失涵養,筋失濡潤,則風從內生,症見手指蠕動,甚或瘈瘲。此外,腎水枯竭,不能上濟心火,則心悸,譫譫大動。虛風內動以手指蠕動,或瘈瘲,舌乾絳而萎,脈虛為辨證要點。


下焦溫病的轉歸:多係溫病的後期,一般為邪少虛多。若正氣漸復,至正能敵邪,尚可祛邪外出而逐漸痊愈。但若陰精耗盡,陽氣失於依附,則因陰竭陽脫而死亡。

(二)三焦證候的相互傳變

吳鞠通:“始上焦,終下焦”。由於感邪性質不同,體質類型有差異,故溫病三焦病機的發生及演變,不一定全遵上述程序,例如暑熱病邪可直犯心包,未必始於上焦手太陰。
順傳與逆傳:三焦病機及證候的傳變,一般是從上焦傳中焦,中焦傳下焦。吳鞠通指出,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病邪始於上焦手太陰肺,傳至中焦陽明胃腑的過程,稱為順傳,王孟英:"自肺之胃腑,病機欲出而下行,故曰順。逆傳的特點是,發病急驟,來勢兇猛,病情重驚兇險,預後差。逆傳的臨床表現,初病有短暫惡寒發熱,甚或寒戰高熱,旋即熱勢驟降,神昏肢厥,瀕於死亡。

三焦辨證的義意:

三、衛氣營血辨證與三焦辨證的關係

衛氣營血的病機變化與三焦臟腑的病機變化,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 衛分的病變關係著上焦手太陰肺
= 氣分病變的範圍不僅涉及太陰肺,尚包括中焦陽明胃腸、足太陰脾等
= 營分病變與上焦厥陰心包、下焦的肝、腎相聯係
= 血分病變也與上焦厥陰心包、下焦的肝、腎相關連
腎藏精,精生髓,精髓化血,故精血同源,血分病變與腎及肝有一定關係。

以具體病變而言:
= 上焦手太陰之病,相當於邪在衛分,但邪熱雍肺而無表證者,則屬於氣分範圍。
= 邪陷上焦厥陰心包的病變,屬於營分範圍,其病機變化與營分證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邪熱內陷,包絡機竅阻閉,心神逼亂,後者則是營熱陰傷,心神受擾。
= 氣分病變不限於陽明胃腸及足太陰脾,只要溫邪不在衛表,又未深入營血,皆屬於氣分範圍。
= 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等下焦病變,與動血耗血,瘀熱互結的血分病變有明顯的區別,前者是熱傷腎肝真陰、精血,其證屬虛,後者病變以熱盛迫血為主,病變不限於下焦,其證屬實,或中有虛候。

小結:

= 一般先以衛氣營血辨證定病變淺深及其發展趨勢,再用三焦辨證定病變部位。
= 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所歸納出的各種病證類型,相互之間既聯係而又有區別,即衛氣營血辨證主要反映衛氣營血的功能失常及其損傷,衛氣營血的病機變化,不可避免地涉及相關臟腑的功能失調;同樣,揭示臟腑的功能失常及其損傷的三焦辨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衛氣營血的病機變化。
= 衛氣營血辨證與三焦辨證相輔而行,經緯交錯,才能將病變層次及部位,病證類型及性質,病勢輕重及轉歸等辨析清楚,準確,為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