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常用診法


提 要

察舌、驗齒、辨斑疹白痞是臨床上診察溫病的重要方法和一大特色。經由本章的學習,要重點掌握溫病常見舌象、斑疹的辨析方法,特別是各種舌象和斑疹的表現及其診斷意義。同時要熟悉對發熱、神志異常、痙、厥脫等證的辨析。對於溫病過程中所出現的白痞和驗齒方面的內容,在臨床表現和診斷意義等方面則應有所了解。
在相似臨床表現方面,可以多進行比較,注意其中的鑑別要點,做到"同中求異"。

前言

溫病的常用診法也不外望、聞、問、切四診範圍。
由於溫病的臨床表現有其特殊性,所以形成了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痞及辨發熱、汗出異常、神志異常、痙厥等一套較為獨特的診斷方法。熟練而正確地運用溫病常用診法,可以為確定溫病病因、病證性質、病變部位、邪正消長(因、位、性、勢)、病名和病證診斷(名證診斷)等提供依據,是進行溫病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的基礎。

一、辨舌

辨舌,又稱舌診,是溫病診斷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溫病過程中,其變化既迅速又明顯,凡臟腑虛實、氣血盛衰、津液盈虧、邪正消長、病情輕重、病位淺深、預後好壞等等,都可能反映在舌象上。
舌象的變化主要為舌苔和舌質兩個方面,舌診則主要觀察其形態、色澤、潤燥、動態的變化。

(一)舌苔

舌苔是由胃氣薰蒸而形成的。在溫病過程中,由於發熱、傷津和脾胃功能失常等原因。舌苔的變化主要反映衛分和氣分的病變,尤其是病邪的性質和津液的盈虧。

白苔 薄者主表,病屬衛分,多見於溫病初起,病變尚輕淺。
厚者主裡,病屬氣分,多見於濕熱為患,如濕溫之濕重熱輕證。
潤者主津傷不甚 / 燥者則津液已傷


溫病主要白苔有以下幾種:
苔薄白欠潤,舌邊尖略紅 為溫病初起邪在衛分的徵象,多見於風溫初起。
苔薄白而乾,舌邊尖紅 較薄白欠潤苔更為乾燥,而舌邊尖之色更紅。為溫病邪未解、肺津已傷的徵象;也可見於素體津液虧損而又外感風熱者;還可見於外感燥熱而邪在肺衛者。
苔白厚而粘膩 苔白厚布滿全舌,垢膩潤澤,舌上多附粘涎。為濕熱相搏、濁邪上泛的徵象,多見於濕溫病過程中濕阻氣分而濕濁偏盛的病證。
苔白厚而乾燥、舌質紅 脾濕未化而胃津已傷的徵象。也可見於胃燥肺氣受傷之證。
苔白膩而舌質紅絳 舌苔滿布、光滑細膩,質紅絳;為濕遏熱伏之徵象,多屬氣分病變;熱毒已入營分而又兼有濕邪未化者也可見到此種舌象。
白苔滑膩厚如積粉而舌質紫絳 苔如白粉堆積,滿布無隙,滑潤粘膩,刮之不盡,舌質則呈紫絳色。為濕熱穢濁郁閉膜原之徵,病多兇險,多見於溫疫病。
白苔如鹼狀 為溫病兼有胃中宿滯挾穢濁郁伏之徵,舌苔垢白厚粗濁而板滯,有如石鹼狀灰白色,多見於濕熱性質溫病。
白砂苔 又名水晶苔。為邪熱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轉黃而津液已大傷之象。其舌苔白厚而燥裂如砂石,捫之糙澀。
白霉苔 為穢濁之氣內郁而胃氣衰敗之徵象,預後多屬不良。其舌滿生白衣,有如霉狀,或生糜點,或如飯粒樣附著,或如豆腐渣樣,刮之易去。常見於濕溫、伏暑等濕熱性質的溫病,或溫病久治不愈,胃氣大傷者。(按:似屬黴菌感染,多見於免疫力極差之病人,可生於整個口腔而不限於舌面)
黃苔
    黃苔多由白苔轉化而來,為邪熱進入氣分。有厚薄潤燥之分,並須觀察是否兼有白苔。常見的黃苔有以下幾種:
  • 薄黃苔:苔薄黃不燥,為邪熱初入氣分,津傷不著;如苔薄黃而乾燥,為氣分熱甚,津液已傷。
  • 黃白相兼苔:黃苔微帶白色或有部分白苔末轉黃色,為邪熱己入氣分,但表邪尚末盡解之徵象,其苔一般較薄而乾燥,如為較厚膩之苔,其白色屬濕甚之象,不是表邪末除的表現。
  • 苔黃乾燥:黃苔不甚厚而乾燥,為氣分邪熱熾盛,津液受傷的徵象。
  • 苔老黃燥裂:其苔色深黃,焦燥起芒刺,苔有裂紋,為陽明腑實證之徵象。
  • 黃膩苔或黃濁苔:為濕熱內蘊之象,多屬溫病濕熱流連於氣分。
灰苔 溫病的灰苔有潤燥兩大類,所主病證各。其灰而燥者多從黃燥苔轉化而來,主熱盛陰傷;其灰而潤滑者多從白膩苔或黃膩苔轉化而來,主痰濕或陽虛。
    常見的灰苔有以下幾種:
  1. 灰燥苔:多伴有舌苔焦燥起刺,為陽明腑實而陰液大傷之徵。
  2. 灰膩苔:為溫病兼夾痰濁濕邪內阻的徵象,若伴有腑痞脘悶,渴喜熱飲,或吐痰涎沫等,則為痰濕內盛的表現。
  3. 灰滑苔:為溫病後陽虛有寒之徵象,多伴有舌質淡、肢冷、脈細或吐瀉等症。 濕溫病後期由濕勝而戕傷陽氣演變為寒濕之證時, 可見此舌苔。
黑苔
    溫病而見黑苔,往往是病情危重的標志。常見的黑苔:
  • 黑苔焦燥起刺,質地乾澀蒼老:苔黑而乾,中心較厚,焦燥起刺,捫之糙澀無津。為陽明腑實,陰津耗損之徵。屬熱結腸腑,應下失下,而致陰液耗竭的危重病證。
  • 黑苔、薄而乾燥或焦枯:其苔黑乾燥無津,但較薄而無芒刺,如舌體色絳而枯萎不鮮,為溫病後期,邪熱深入下焦,腎陰耗竭的徵象。若見苔黑乾燥而舌質紅,兼有心中煩不得臥,為真陰欲竭而壯火復熾之徵,所謂:津枯火熾。
  • 遍舌黑潤:其舌遍體黑潤而無明顯苔垢,為溫病兼夾痰濕之徵象。每見於胸膈素有伏痰而復感溫邪者,多伴有發熱、胸悶、渴喜熱飲等症而無其他險惡徵象。
  • 舌苔乾黑,舌質淡白無華:濕溫病熱入營血,灼傷陰絡,大量下血,氣隨血脫時可見此種舌象。
  • 黑苔滑潤而舌淡不紅:舌苔色黑而潤滑多津,舌淡不紅, ,轉化為寒濕之象。

(二)舌質

溫病過程中,邪熱深入營血、耗血動血時,舌質必變。故舌體的色澤、形態,可以辨熱入營血的病候,也能反映出邪熱的盛衰和臟腑、營血、津液的盈虧。

紅舌 指比正常人舌色稍深且滿舌紅赤之舌,多為邪熱亢盛或漸入營分的標志。溫病邪在衛分、氣分時,舌質亦可變紅,但多見於舌邊尖,覆在苔下,與熱入營分後全舌發紅而每無苔者有所不同。溫病主要的紅舌有以下幾種:
(1) 舌尖紅赤起刺:心火上炎之徵,多見於紅絳舌之早期。
(2) 舌紅中有裂紋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紅點:為心營熱毒極盛之象。
(3) 舌質光紅柔嫩,望之似潤,捫之乾燥:為邪熱初退而津液未復之象。
(4) 舌淡紅而乾,其色不榮:此為紅舌中一種特殊的舌象,即比正常舌色更淡的一種舌色。多為心脾氣血不足,氣陰兩虛之徵象。多見於溫病後期邪熱已退而氣陰未復的病證。
絳舌 絳是深紅色。多由紅舌發展而來,是病變更為深重,常代表邪熱已入心營。溫病常見的絳舌有以下幾種:
(1) 純絳鮮澤:多為熱入心包之徵。
(2) 絳而乾燥:為邪熱入營,營陰耗傷之象。
(3) 絳而舌面上有大紅點:為心火熾盛,熱毒乘心之徵。
(4) 絳而有黃白苔:為邪熱初傳入營而氣分之邪未盡之象。
(5) 絳舌上罩粘膩苔垢:多熱在營血而兼夾有痰濕或穢濁之氣。此時每易發生痰濁蒙蔽心包而有神志異常的症狀。
(6) 舌絳光亮如鏡:又稱鏡面舌。舌上無苔,色絳而光亮如鏡面,乾燥無津,為胃陰衰亡的徵象。
(7) 舌絳不鮮,乾枯而萎:為腎陰耗竭之徵象,病情多危重,多見於溫病後期。
紫舌 紫舌比絳舌其色更深而暗。
紫舌多從絳舌發展而來,反映病候更為深重。溫病常見的紫舌有以下幾種:
(1) 舌焦紫起刺:又稱楊梅舌,因其舌體紫紅而有點狀顆粒突起於舌面,狀如楊梅,為血分熱毒極盛之徵象。常為熱盛動血或動風的先兆。
(2) 舌紫晦而乾:其色如豬肝,故又名豬肝舌,為肝腎陰竭之徵象。屬危重病候,預後多不良。
(3) 舌紫而瘀暗,捫之潮濕:為內有瘀血之徵象。常見於素有瘀傷宿血而又感受溫邪者,可伴有胸脅或腹部刺痛等症狀。
紫舌在溫病中出現,多屬危重病證,但如為素有瘀血而見紫舌者,又當別論。

(三)舌態

舌態即舌體的形態,其變化可以反映出邪正虛實情況,在溫病的辨證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主要的舌態有以下幾種:

舌體強硬 為氣液不足,絡脈失養所致,每為動風驚厥之兆。
舌體短縮 為內風擾動,痰濁內阻舌根之徵象。
舌捲囊縮 指舌體捲曲,兼有陰囊陷縮,為病已深入厥陰的危重徵象。
舌體痿軟 指舌體痿弱無力,不能伸縮或伸不過齒,為肝腎陰液將竭之徵象。
舌斜舌顫 為肝風內動之徵象。
舌體脹大 如兼黃膩苔垢滿布者,為濕熱蘊毒上泛於舌之徵象。如舌體腫大,其色紫晦者,為酒毒衝心之徵象。

二、辨斑診白痘[?](疱疹)

[暫缺]

三、辨常見脈象

[暫缺]

三、辨神色

[暫缺]

四、辨常見症狀

溫病過程中,由於衛氣營血和臟腑的病理變化,會產生多種症狀。而同一症狀又可由不同的病因、病機引起,仔細辨識溫病中常見的臨床症狀,有助於探求溫病的病因、病機,是準確辨證的一個重要環節。以下為幾個常見症狀之辨析:

(一)發熱

(二)汗出異常

汗液為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常人在天氣溫暖時,氣血趨向體表,腠理疏洩,故常有汗,而當天氣寒冷時,陽氣內藏,氣血趨於裡,故少汗或無汗。在正常情況下,汗出具有潤澤肌膚,調和營衛,發散多餘陽熱而調節體溫,排除有害物質的作用。在溫病過程中,由於感受外邪而致腠理開合失司,或陽熱亢盛而迫津外洩,或津液虧損而致汗源不足等原因,均可出現汗出之異常。臨床上經由對溫病過程中汗出異常的辨察,有助於了解邪熱的輕重淺深和津液正氣的盛衰,正如章虛谷說:"測汗者,測之以審津液之存亡、氣機之通塞也。"
溫病的汗出異常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無汗 如見於溫病初起,伴有發熱、惡寒、頭痛、苔薄白等症狀,為邪在衛分,邪郁肌表,閉塞腠理所致。如見於溫病極期,伴有身熱夜甚,煩躁,舌絳,脈細數等症狀。為邪在營血,劫爍營陰,津液不足,無作汗之源所致。此外,在溫病初起時,也有衛氣同病或衛營同病者,此時雖可見氣分或營分證表現,但其無汗必伴有惡寒、頭痛等其他表證表現,仍屬邪郁肌表,閉塞腠理所致。
時有汗出 指汗隨熱勢起伏而時出。一般表現為汗出熱減,繼而復熱,為濕熱郁蒸之象,多見於濕溫病和暑濕之證。體虛外感風寒所致的中風也可見時有汗出,但中風兼有惡風、周身酸楚,苔薄白,脈浮緩等症狀,而濕熱郁蒸則有濕熱蘊郁中焦的氣分見證,兩者的表現和病機各不相同。正如吳鞠通所說,"若係中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今繼而復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濕屬陰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故繼而熱。"
大汗 指全身大量汗出。溫病過程中每可見大汗,
  • 如伴壯熱,大渴,脈洪大等症,為陽明氣分熱熾,蒸騰內外,迫津外洩所致;
  • 上證如兼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等症狀,為熱盛陽明而兼有氣陰不足。
  • 如驟然大汗,淋漓不止,並見氣短神疲,甚則喘喝欲脫,唇乾齒燥,舌紅無津,脈散大等症狀,為津氣外脫的亡陰徵象。
  • 如冷汗淋漓不止,並見膚冷肢厥,面色蒼白或青慘,神氣衰竭,語聲低微,舌淡無華,脈微欲絕等症狀,為氣脫亡陽徵象。
  • 戰汗 指病人先全身戰憟,繼之熱甚,並見全身大汗,汗出後熱勢驟降。為邪氣留連氣分,邪正相持,正氣奮起鼓邪外出之徵象。在戰汗欲作時,常可見四肢厥冷、爪甲青紫、脈象沉伏等先兆。

    溫病過程中發生戰汗往往是疾病發展的轉折點。
    = 如戰汗後,熱退身涼,脈象平和,為正能勝邪,病情向愈之佳象,
    = 如戰汗後,身熱不退,煩躁不安,為病邪未衰;
    = 如戰汗後,身熱驟退,但冷汗淋漓,肢體厥冷,躁擾不於或神情萎頓,脈急疾而微弱,此為正不勝邪,病邪內陷而陽氣外脫之象。
    此外,還有全身戰憟而無汗出者,多因中氣虧虛,不能升發托邪所致,預後甚差,正如吳又可說:"但戰而不汗者危,以中氣虧微,但能降陷,不能升發也。"

    補充:戰汗的護理
    = 米湯、開水均可作為汗源,尤於大汗出或欲發汗的患者尤為小心。
    = 邪退正虛的處理原則:加強護理,以待陽氣來復;葉天士:欲令病人
    = 邪盛正虛,不能祛邪外出者:當期再戰,多喝米湯、熱水。
    = 正不勝邪、元氣欲脫,用參附湯回陽救逆。

    ps:嘔吐:講臨床義意

    (三)胸腹不適

    (四)神志異常

    蒙、擾、閉、脫四字,從病機的角度,做為綱領來概括

    指濕蒙心包,蔽擾神明:指氣分濕熱釀成痰濁,神志時清時寐,似醒似寐,邪在氣分,只蒙蔽神志,伴見濕熱的身熱不揚及汗出熱減,繼而復熱,苔厚膩或白或黃,舌紅不絳。
    指邪熱擾亂心神:那些部位的邪熱可以擾心,營熱、血熱,煩躁而時有譫語,伴見營分的其它特點,斑點隱隱、身熱夜甚…;如為瘀熱擾心則指溫病中的熱入血室及下焦的蓄血證,如婦人之熱入血室,通常是神昏譫語,如狂發狂;如為胃熱擾心,是陽明熱盛傷絡所成,亦見神昏譫語,語聲重濁,如在甕中言。
    是指熱閉心包,心神昏亂,神志表現是神昏譫語而語言謇澀,舌絳鮮澤、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熱。
    指內閉外脫,為熱邪內閉心包,消鑠津液,陰液消耗殆盡,陰陽不能互相維繫,離決而脫,因陽脫而心神失養,神昏不語,意識障礙而至語言的障礙,進而行為的異常等是整個的內涵。

    (五)痙

    痙是指肢體拘攣強直或手足抽搐。在溫病過程中出現痙證,多為肝風內動所致,也是一種病情危重的標志。此外,在動風發痙時每伴有神志不清、四肢厥冷,即厥的表現,所以痙厥又常並稱。以下討論者係以痙為主。
    肝為風木之臟,主筋脈,當溫病邪熱(心營、血熱邪、肺熱、陽明熱邪)熾盛薰灼筋脈(實),或陰液虧損而致筋脈失養時,均可造成筋脈拘急或抽搐而成痙證(虛),即所謂肝風內動。
    根據痙證的產生原因不同,溫病痙證有實風與虛風之不同:
    1. 實風內動 其痙證發作急劇,抽搐頻繁有力伴見發熱,可表現為手足抽搐,兩目上視,牙關緊閉,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同時可見壯熱,神昏,脈洪數或弦數有力等症狀。為邪熱熾盛,熱極生風,筋脈受邪熱燔灼所致。
    = 實證動風可見於氣、營、血分邪熱盛階段,如伴見壯熱,渴飲,有汗,苔黃燥者,多為陽明熱盛引動肝風;
    = 如伴見身高熱,咳喘,汗出者,為肺金邪熱亢盛,肝火無所制而肝風內動所致,即所謂"金旺木囚";
    = 如伴見身灼熱,發斑疹或吐血、便血,神昏譫語者,則為心營熱盛或血分熱盛而引動肝風。
    邪熱內陷足厥陰肝經而致肝風內動,往往也同時伴有邪熱陷於手厥陰心包經而出現神昏譫語,此時痙厥並見,每統稱其病機為熱陷厥陰。除熱為本,息風為標(菊花、鉤藤)。
    2. 虛風內動 其痙證多見於溫病後期,多表現為抽搐無力,或僅為手足、手指徐徐蠕動。或口角微微顫動、抽搐,同時可伴見低熱,顴紅,五心煩熱,消瘦,神疲,口乾,失語,耳聾,舌絳枯萎,脈細無力等症狀。為邪熱耗傷肝腎真陰,筋脈失於濡養所致的水不涵木、虛風內動之證。
    治則:填補下焦真陰兼佐以息風之品。薛雪:養血為本,息風為標(三甲)

    腎精虧損,兼夾有痰、濕、及經絡之瘀者為半虛半實之中風。常見於某些溫病之後期,舌苔厚膩,神志不清,而四肢僵硬。治須養陰、活血、滌痰、通絡。

    (六)厥脫

    厥脫是溫病發展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危重證候之一。厥脫實際上包括了厥與脫兩種證候。厥證,一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即為昏厥,二是指四肢清冷不溫,即為肢厥,其原因正如《傷寒論》中所說:"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脫證則是指陰陽氣血嚴重耗損後,元氣不能內守而外脫。在溫病過程中,發生脫證的原因較為復雜。如其中有的是由熱毒熾盛,灼耗陰液,陰竭而元氣無所依附而致;有的是由邪閉太甚而素體正虛,以致邪陷正脫;或由大汗、劇瀉、亡血而致陰竭陽脫或氣隨血脫,形成脫證。因昏厥內容在神志異常中已作了討論,所以這裡重點討論以肢厥和脫證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在臨床上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熱厥 指胸腹灼熱而四肢清冷,並伴有煩躁譫語,氣息粗大,汗多,尿短赤,便秘,或有神志昏迷,喉間痰鳴,牙關緊閉,舌紅或絳,苔黃燥,脈沉實或沉伏而數。為熱毒熾盛,郁閉於內,氣機逆亂,陰陽氣不相順接,陽氣不能外達四肢所致。
    寒厥 指身無熱,通體清冷,面色蒼白,汗出淋漓,或下利清谷,氣短息微,精神萎靡,舌質淡,脈沉細微欲絕。為陽氣大傷,虛寒內生,全身失於溫煦所致。
    陰竭 又稱亡陰。指身熱驟降,汗多氣短,肢體尚溫,神情疲倦或煩躁不安,口渴尿少,舌光紅少苔,脈散大無力或細數無力。為邪熱耗傷陰液,或因汗、瀉、亡血太過而致陰液大傷,陰竭而元氣無所依附所致,也稱為氣陰外脫。本證可與熱厥並見,或由熱厥發展而來,也可在溫病過程中由大汗、劇瀉或大出血後而造成。
    陽脫 又稱亡陽。指四肢逆冷,全身冷汗淋漓,面色蒼白,神情淡漠或神識朦朧,氣息微弱急促,舌淡而潤,脈微細欲絕。為陽氣衰竭不能內守而外脫之象。本證可與寒厥並見,或由寒厥發展而來;也可由陰竭而致陽氣外脫,從而形成陰陽俱脫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