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溫


風溫是溫病學中新感溫病的代表病種,其病理過程中表現的證候類型概括為肺衛表證、肺熱證、胃腸熱證、熱入心包證和餘熱不清肺胃津傷證五類。它的基本特點是以肺經為病變中心,故臨床表現多見肺經或由肺傳及相關臟腑的病變。

風溫是感受風熱病邪所引起的以肺衛表熱證為初起證候特徵的急性外感熱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見於春冬兩季,其發於冬季的又稱為冬溫。患者感邪即病"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脈浮數等為主要症狀,繼則出現邪熱壅肺等氣分證候,後期多表現為肺胃陰傷。

一.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為感受春季或冬季的風熱病邪。風熱病邪屬陽邪,其性升散、疏泄,多從口鼻而入。肺位居高,首當其沖,所以本病初起以邪犯肺衛,病在上焦手太陰肺經者為多見。由於肺主氣屬衛,與皮毛相合,衛氣敷布皮毛,風熱外襲,肺衛失宣,則病變初起即見發熱、惡風、咳嗽、口微渴等肺衛證候。風溫初起邪在肺衛,如感邪不甚,並經及時治療,則可終止病變發展,獲得早期治愈。如肺衛之邪不解,則其發展趨向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順傳於胃,二是逆傳心包。凡邪熱由衛入氣,順傳於胃,多呈陽明邪熱熾盛之證;如邪熱逆傳心包,即葉天士所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則必見神志異常證候。在病變過程中,常有因邪熱壅肺而出現痰熱喘急,或因熱入血絡而外發紅疹。病至後期,則多呈肺胃陰傷之象。
風溫的病因是外感風熱病邪,病變部位以肺經為主。初起以肺衛表熱證為特徵,肺衛之邪內傳,即可順傳氣分,閉阻肺氣,鬱於胸膈,或傳入陽明,亦可直接內陷心營。病變過程中易化燥傷陰,後期多肺胃陰傷病變。
病理:
1. 風熱從口鼻而入,首犯肺經,且以肺衛為病變中心。外受邪郁,內則肺氣失宣,甚則導致衛肺熱的壅盛
2. 發展趨向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順傳於胃,二是逆傳心包
3. 病變過程中易化燥傷陰,後期多肺胃陰傷病變。

二、診斷

風溫病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不分年齡、性別,均可罹患。其診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雖四季均可見,但春季及冬季為多,故發生於春、冬兩季的外感熱病。應考慮到風溫。
(2)發病急,初起即見發熱、惡風、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等,應考慮風溫。
(3)病變過程中,由初起邪郁肺衛轉變為邪熱壅肺等氣分證,後期呈現肺胃陰傷證候者,為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部分病例出現發熱、神志異常(神昏、譫語)等熱陷心包症狀,表現特殊,較易誤診。在診斷時,應注意詢問病史。對初起的肺衛表證當於以重視,充分警惕本病的可能性。

三、鑑別診斷

風溫病應與春溫、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麻疹、肺癰等疾病相鑑別:

四、辨證論治

風溫病初期多以實證為主,但也有邪氣太盛或正氣素虛,迅即出現正虛邪實的變化,預後較差。風溫病後期,邪熱漸解,陰液耗傷,一般則以正虛為主但也有虛中挾實者。
治療原則:辨證正確才能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初起邪在肺衛,宜辛涼宣解以驅邪外出;大忌辛溫發汗而致兩陽相劫。
邪傳氣分則宜辛寒清熱或苦寒攻下;
內陷心包,則宜清心開竅。
本病後期,邪熱已退而肺胃陰液未復,則治宜甘寒清養肺胃之陰。

(一)邪襲肺衛

證候 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
分析 此為風溫初起,邪襲肺衛之證。
= 風熱病邪侵襲肺衛,衛氣被郁,開合失司,可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
= 頭為諸陽之會,衛氣郁阻,經脈不利則見頭痛。
= 由於肺主氣屬衛,鼻氣通於肺,衛氣被郁而致肺氣失於宣暢則出現咳嗽。
= 風熱之邪易傷津液,但病為初起,津傷不甚故口微渴。
= 舌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均為風熱襲表之證。
治療 辛涼解表,宣肺泄熱。方用銀翹散。
銀翹散:銀花、連翹、竹葉、薄荷、桔梗、生甘草、牛蒡子、荊芥穗、淡豆豉、鮮蘆根
從本方的藥物組成上看,是以辛涼為主,而稍佐辛溫之品(豆豉),以增強表散之力
吳鞠通稱本方為辛涼平劑,用於風熱客表而發熱惡寒、無汗者最為合適。
用法:研末,韋莖湯煎服,煎五分鐘就夠了!
加減法:
= 如惡寒已解,則可去荊芥、豆豉;
= 如因風熱灼津而口渴較甚者,則加花粉、石斜以生津清熱;
= 若熱勢較高,邪熱化火者,可加入青蒿、虎杖、鴨跖草等清熱瀉火;
= 兼挾溫毒(邪熱積聚為毒)而頸腫咽痛者,可加馬勃、玄參以解毒消腫;射干、板藍根亦可,但防過寒。
= 因肺失宣降而致咳嗽較甚者,可加杏仁、橘紅、川貝、瓜蔞等,以宣肺利氣、化痰止咳;
= 肺熱盛而咯痰濃稠者,可加黃芩、魚腥草等以清肺化痰;
= 鼻衄者去荊芥、豆豉(偏溫),加白茅根、炒梔子、側柏炭(對呼吸道出血效佳);
= 若見胸膈滿悶者,可加藿香、郁金;(風溫挾濕,吳瑭原意在保護膻中)
= 如熱盛津傷而小便短少者,宜加知母、黃芩、梔子之苦寒與麥冬、生地之甘寒,以清熱養陰。(甘苦合化)
= 衛營同病,惡寒發熱、兼見斑疹者,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說明銀召散原有玄參,亦說明豆豉是辛溫的)。

若風熱病邪侵襲肺衛出現以咳嗽為主要表現者,宜用辛涼輕劑桑菊飲。
桑菊飲: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苦桔梗、生甘草、蘆根
= 臨床運用時,若兼見熱入氣分而氣粗似喘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氣分之熱;
= 如肺熱甚則加黃芩以清肺熱;
= 如熱盛傷津口渴者,可加花粉以生津。、
= 何廉臣治客寒包火加麻黃、瓜蔞
= 風邪重頭痛、畏風加蔓荊子、僵蠶、白疾黎
= 喘咳加牛蒡子、葶藶子、貝母
偏衛者用銀召散,偏肺者用桑菊飲
桑菊飲與銀翹散均為辛涼解表方劑,皆可用於風熱侵犯肺衛之證,但銀翹散中有荊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其解表力強。而桑菊飲內所用大多為辛涼之品,且藥量較輕,其解表之力較遜於銀翹散,故吳鞠通稱之為"辛涼輕劑",但桑菊飲中用杏仁以降肺氣,其止咳功能較銀翹散為優。
思路建立:
發熱後先確認惡不惡寒,(確定邪的性質?部位?)
次問口渴不渴?渴則偏風熱,再驗舌象加強證據。
再按脈:浮數否?
再確認咳不咳?怎麼咳?痰的情況?(確認肺氣失宣?)
風熱初期,邪襲肺衛,衛受邪郁,肺氣失宣。
治則: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經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方藥:銀召散(在溫病條辨中,一處有玄參、一處無玄參)

(二)邪入氣分

1.邪熱壅肺

證候 身熱,汗出,煩渴,咳喘,或咯痰黃稠,或帶血,或痰呈鐵銹色,胸悶胸痛,舌紅苔黃,脈滑數。
分析 此為風熱之邪入裡,邪熱壅肺的氣分證。
邪熱入裡,裡熱蒸迫則出現身熱,汗出,煩渴引飲。邪熱壅肺,肺氣失於宣降則胸悶。
胸部為肺臟所居之地,肺熱氣滯,脈絡失和則出現胸痛。
肺熱灼液為痰則咯痰黃稠;如熱傷肺絡,則可見痰中帶血,或痰呈鐵銹色。
舌紅苔黃,脈數為裡熱徵象。
本證為邪熱傳入氣分,病變部位雖然在肺,然與風溫初起邪襲肺衛而有惡寒、無汗或少汗,且口渴不甚,苔薄白者顯然有別。
治療 清熱宣肺平喘。
方用麻杏石甘湯。若痰熱內壅傷肺則可用千金葦莖湯加減,以泄熱化痰,散瘀通絡。 麻杏石甘湯:麻黃 (去節,先煎去沫辛散之力減)、杏仁(去皮尖、碾細)、石膏(碾)、甘草 (炙) 麻黃辛溫,宣肺平喘;石膏辛寒,清泄肺熱。麻黃得石膏寒涼之制,則其功專於宣肺平喘,而不在解表發汗;石膏得麻黃,則其功長於清泄肺熱。二藥的用量,通常石膏多於麻黃5~10倍,並可根據肺氣郁滯及邪熱之輕重程度, 節其藥量比例。方中用杏仁降肺氣,以助麻黃止咳平喘;甘草生津止咳,調和諸藥。 加減法:
  • 如熱毒熾盛者,可加銀花、連翹、黃芩、魚腥草、知母等以助清肺化痰之力。 =
  • 如胸膈疼痛較甚者,可加桃仁、郁金等以活絡止痛; =
  • 痰多者可加葶藶子、蘇子等以降氣平喘; =
  • 咯血者加茜草炭、白茅根、側柏炭、仙鶴草、焦梔子等以涼血止血。 =
  • 小兒易重風者去麻黃,加桑葉、菊花、鉤藤、丁力子。(金囚木旺)

如屬咯吐腥臭膿痰者,還可用千金葦莖湯:葦莖、意苡仁、冬瓜仁、桃仁
臨床運用時,對已形成肺癰而咳吐大量膿痰者,可加入銀花、連翹、黃芩、敗醬草、魚腥草、貝母、赤芍等,以增強清熱祛痰、逐瘀排膿之效。

2.肺熱腑實

證候 潮熱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寧,苔黃膩或黃滑,脈右寸實大。
分析 本證為肺經痰熱壅阻,腸腑熱結不通之肺腸並病證。痰熱阻肺,肅降無權,則出現喘促不寧,右脈實大,舌苔也多見黃膩或黃滑。陽明腑實熱結,腑氣不通則潮熱、便秘。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不降則腑氣亦不易下行;腸腑中熱結不通,則肺中之邪亦少外泄之機。所以本證實係肺與大腸之邪互相影響所致。
治療 宣肺化痰,泄熱攻下。方用宣白承氣湯:生石膏 生大黃、杏仁粉、瓜蔞皮
方中以生石膏清肺胃之熱;杏仁、瓜蔞皮宣降肺氣、化痰定喘;大黃攻下腑實。腑實得下,則肺熱易清;肺氣清肅,則腑氣易通。所以本方為清熱宣肺、泄熱通腑、肺腸合治之劑。正如吳鞠通所說:“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痺,以大黃逐腸胃之結,此臟腑合治法也"。本方實取白虎、承氣二方之意變制而成,由於有宣肺通腑之功效,所以稱為宣白承氣湯。

3.肺熱移腸

證候 身熱,咳嗽,口渴,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腹不硬痛,苔黃,脈數。
分析 本證為肺胃邪熱下移大腸所致。熱在肺胃,肺失清肅,胃陰受灼,則見身熱咳嗽,口渴;肺胃邪熱不解,蘊於腸道,但末內結成實,而是下迫大腸,津液滲下,故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苔黃、脈數均為裡熱之徵。本證見下利熱臭、肛門灼熱,與熱結旁流之腑實證頗為相似,其區別在於本證為熱移大腸,下利多為黃色稀便而不是稀水。又因為本證內無燥屎,所以按其腹部並無硬痛感覺。熱結旁流的腑實證則為燥屎內結,糞水從旁而流下,所以下利多惡臭稀水,腹部必按之作痛。
治療 苦寒清熱止利。方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清上葛根、黃芩;清下黃連):葛根 甘草 (炙)、 黃芩、黃連;臨床應用時,若肺熱較甚,可加入銀花、桑葉、桔梗等以清肺宣氣;
如腹痛較甚,可加白頭翁以清熱止痢;如嘔吐惡心者,可加藿香、薑竹茹以化濕止嘔。

4.肺熱發疹

證候 身熱,咳嗽,胸悶(發疹前之先兆),肌膚發疹,疹點紅潤,苔薄白,舌質紅,脈數。
分析 本證為肺經氣分熱邪波及營絡所致。邪熱內鬱於肺,肺氣不宣則見身熱、咳嗽、胸悶;肺熱波及營分,竄入血絡,則可外發皮疹,疹點一般紅潤。因風溫病之病變中心在肺,故在病變過程中易於外發紅疹,但這種紅疹多粒小而稀疏,按之可暫退,當與麻疹、爛喉痧等相區別。
治療 宣肺泄熱,涼營透疹。方用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
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 (後下) 竹葉、生甘草、荊芥穗、牛蒡子、細生地、大青葉、丹皮、玄參
本證邪不在表。故去解表之豆豉;又因肺熱波及營分,竄入血絡而發疹,所以加入生地、丹皮、大青葉、玄參以涼營泄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宣肺泄熱,涼營透疹之效。
臨床運用時,若無表邪見證,還可去荊芥;皮疹明顯者,則可加入蟬蛻、浮萍。

(三)邪入陽明

1.熱熾陽明

證候 壯熱,惡熱,汗大出,渴喜冷飲,苔黃而燥,脈浮洪或滑數。(可分成熱盛與津傷兩組)
分析 本證病變部位在陽明胃經,為裡熱亢盛、無形邪熱彌漫之候。陽明胃熱亢盛。裡熱蒸騰,故身熱壯盛,惡熱,苔黃而燥,脈浮洪或滑數。裡熱迫津外泄,故汗大出。胃熱陰傷,故渴喜冷飲,苔燥乏津。總之,壯熱、汗大出、渴飲、脈大,為陽明熱熾的"四大主症",即是本證的辨證關鍵。
治療 清熱保津。方用白虎湯加減。
白虎湯:生石膏(研)、 知母、生甘草、白粳米
加減:
= 熱毒盛者,可加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等清熱解毒之品。
= 裡熱化火者,可佐以黃連、黃芩等以清熱瀉火。
= 如津傷顯著者,可加石斛、天花粉、蘆根等以生津。
= 如熱盛而津氣耗損,兼有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可加人參以益氣生津。
= 如見肺熱壅盛而咳喘者,可加杏仁、瓜蔞皮、銀花、魚腥草等以清肺化痰。
吳鞠通提出白虎湯有"四禁"。即:"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也;汗不出者,不可與也。"但在臨床上不必完全拘泥於此“四禁”,大致掌握表證末解者當慎用,而裡熱未盛或病非陽明實熱者多在禁用之例。
白虎湯只能退熱,不能疏表,若非先疏其表,使陽得升,恐促用寒涼,故加蘇葉、薄荷。
動風者用犀羚白虎湯,用於熱盛動風(桑葉、鉤藤、陳倉米荷葉包、犀、羚、白虎湯)
白虎承氣湯,治熱盛腑結,傷陰較甚者,五汁飲配合。

2.熱結腸腑

證候 日哺潮熱,時有譫語,大便秘結,或純利惡臭稀水,肛門灼熱,腹部脹滿硬痛,苔老黃而燥,甚則灰黑而燥裂,脈沉有力。
分析 本證乃氣分熱邪,與陽明積糞相結而形成的陽明腑實證。邪熱內結,裡熱薰蒸而致日哺潮熱;邪熱與腸中糟粕相結,傳導失職,所以大便秘結不通。若是燥屎內阻,糞水從旁流下,則可表現為利下純水,是謂"熱結旁流"。其所下之水必惡臭異常,且肛門有灼熱感。不論便秘還是熱結旁流,皆因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所以多伴有腹脹硬痛,或按之作痛。熱結於內,裡熱薰蒸,神明被擾,則時有譫語;高熱傷津則苔老黃而燥,甚則灰黑而燥裂。裡熱迫津外泄則汗出。脈沉有力亦是裡實氣滯之徵。(DDX:內閉心包舌質紅絳,無大便閉結;濕熱釀痰,蒙蔽心包,神志時清時昧,舌苔厚膩,無大便秘結)
治療 軟堅攻下瀉熱。方用調胃承氣湯。泄熱通腑法
調胃承氣湯:甘草(炙)、芒硝(後下)、大黃(去皮,清酒洗)
方中以大黃苦寒攻下瀉熱,芒硝咸寒軟堅潤燥,甘草以緩硝黃之峻,使其留中緩下,則燥結郁熱俱可從下而解。本方不僅能攻下大腸熱結,還有泄胃中積熱以調胃氣之功,所以名為調胃承氣湯。因其方中不用枳實、厚樸而加甘草,是三承氣湯中攻下力最緩者,可稱之為緩下熱結之法。
臨床運用時,如見腹脹滿較甚,可加枳實、厚樸以行氣破堅,但這兩味藥性偏溫燥。津傷甚者當慎用。如見苔灰黑而燥、則為津傷已甚,可加玄參、生地、麥冬等以攻下泄熱。生津養液。

3.胃熱陰傷

證候 身熱自汗,面赤,神迷,身重難以轉側,多睡眠,鼻鼾,語言難出,苔黃而燥,脈數。
分析 本證為胃熱津傷之證。胃熱熾盛,正氣抗邪,邪正劇爭則出現身高熱。又因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安中而繞於顏面,胃熱上擾則面赤、鼻鼾。胃熱熾盛,逼津外泄則汗出,氣隨津泄則氣機失運,故身重難轉側。胃熱上擾心神則神識昏迷,或多昏睡,語言難出。
治療 泄熱救津。方用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生石膏、麥冬、半夏、竹葉、甘草、粳米、人參
方中竹葉、石膏、麥冬、梗米清熱生津;半夏性雖辛溫,但能降逆解鬱、並能和胃,在寒涼滋潤藥中少量用之,既可防止麥冬之滋膩,又合甘草以保胃氣,頗得用藥之妙。人參則可益氣生津。
氣陰耗傷較重者,方中人參可用西洋參替代以益氣陰;痰熱內阻者,可加竹瀝清熱化痰,以防痰熱有阻閉絡竅之變。

(四)熱入心包(屬邪在營分)

證型 證候 分析 治療
熱陷心包 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身體灼熱,四肢厥冷,舌蹇,舌色紅絳鮮澤,脈細數。 本證多由邪在手太陰肺衛時,因失治、誤治,邪由氣分傳入,或因心氣素虛,致邪熱內陷,逆傳心包而成。本證發生急驟,來勢兇險,屬危重之證。邪熱內陷,阻閉包絡,堵塞竅機,擾亂神明,則見神昏,或昏憤不語。心包熱盛,營陰耗損,心之苗竅不利則舌蹇而舌色鮮澤。營陰耗損則脈象細數;邪熱內閉,阻滯氣機,陽氣不達於四肢,故見四肢厥冷(若兼見胸部灼熱,為邪熱積膻中)。其熱閉淺者,則肢厥較輕,熱閉愈重則肢厥愈甚,即所謂 "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 清心涼營,泄熱開竅。清宮湯、醒腦靜注射液、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
熱入心包兼陽明腑實 身熱,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絳,苔黃燥,脈數沉實。 此為手厥陰心包與手陽明大腸俱病之證。熱陷心包,閉阻包絡,堵塞竅機而身熱、神昏、舌蹇肢厥、舌色絳。陽明腑實,燥屎內結,故腹部按之硬痛。苔黃燥,脈數沉實,則為熱結腸腑之徵。
本證所見的身熱、神昏、肢厥等症,在一般的陽明腑實證亦能出現,但單純的陽明腑實證不致舌蹇而言語不利,神昏程度亦較輕,此為辨證的關鍵。
清心開竅,攻下腑實。牛黃承氣湯。
心陽虛衰 內閉外脫 發熱驟退,汗出不止,虛煩躁擾,氣息短促,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 本證為心陽虛衰,氣脫亡陽之危候。正氣虛脫,失於溫煦則發熱突降而四肢厥冷;氣失固攝,津不內守則汗出不止。氣虛不足以息,則呼吸短促。心失所養,心神散秩則虛煩躁擾;心陽虛衰,心血不能上榮則面色蒼白;脈微細欲絕為心陽虛衰、正氣暴脫之徵。 益氣回陽,斂陰固脫。參附湯合生脈注射液。

(五)餘邪未淨,肺胃陰傷

(臨床常見,熱病於氣分痊癒後餘)

證候 低熱或不發熱,乾咳或痰少而粘(肺陰傷),口舌乾燥而渴(胃陰傷),舌乾紅少苔,脈細。
分析 本證多見於風溫病恢復期。因尚有餘邪未淨,所以有低熱,但也可不發熱。肺陰耗傷,不能滋養肺金,則咳嗽不已而無痰,或痰少而粘;胃津損傷則出現口舌乾燥而渴。舌乾紅少苔,脈細均為肺胃陰傷、陰液不足的徵象。
治療 滋養肺胃陰津,清滌未淨餘邪。方用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湯:沙參、玉竹、生甘草、冬桑葉、麥冬、生扁豆、天花粉
臨床運用時,如肺經熱邪尚盛,可加知母、地骨皮;胃陰傷損明顯者,可加石斛、蘆根;咳重者可加杏仁、貝母;納呆者則加谷麥芽、神麯等。

五、預防與調護

小結

風溫是冬春兩季感受風熱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肺衛證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外感熱病。 =

衛分

風溫病以肺為病變中心,初起邪在上焦肺衛。
如以肺衛表熱證為主要表現,治以辛涼透表。
偏於衛表者,宜用銀翹散;偏於肺氣失宣者,宜用桑菊飲。 =

氣分

風溫病傳變迅速,其中順傳胃腸者,多屬病程的中期,以邪熱壅肺、熱熾陽明、熱結腸腑、胃熱陰傷為主要證候類型。
邪熱壅肺出現咳喘者可用麻杏石甘湯清熱、宣肺、平喘;
痰熱阻肺而腑有熱結者,可用宣白承氣湯清肺化痰、泄熱攻下;
如肺熱發疹者,宜用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以宣肺泄熱、涼營透疹。
如肺熱移腸者可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清熱止利;
如熱傳入陽明,邪熱熾盛者,可用白虎湯清熱保津;
如陽明熱結而成腑實者,當用調胃承氣湯以軟堅攻下泄熱。 =

營血分

本病如出現逆傳,則有熱陷心包、熱陷心包兼陽明腑實、心陽虛衰等主要證候類型。熱陷心包者,治以清心開竅,用清宮湯合用醒腦靜,或送服"三寶";熱閉心包而兼有腑實者,可用清心開竅、攻下泄熱之牛黃承氣湯;如邪盛正虛,心陽虛衰者,可用參附湯合生脈注射液,以回陽固脫為急務。
= 風溫病後期多見餘熱未淨而肺胃陰津已傷,可用滋養肺胃津液之沙參麥冬湯治之。
一般說,風溫病只要治療及時、正確,大多經過順利,預後良好。若有誤治、失治,邪熱內陷,發生逆傳心包,則病情嚴重,注意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