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暑溫


暑溫是季節性明顯的暑病代表病種,其含義、臨床證候特點、病因病機、診斷耍點,以及辨證論治中的暑入陽陰、暑傷津氣、津氣欲脫、暑入心營、暑熱動風、暑入血分、暑傷心腎等,是本章學習的重點內容。

暑溫的涵義
暑溫是夏季感受暑熱病邪引起,初起以陽明胃熱證候為主的急性外感熱病。暑溫發病急驟,初起即見壯熱、汗多、煩渴、面赤、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盛證候。

暑溫的特點

暑溫在清代以前一直隸屬於暑病的範疇。早在《內經》中就有暑病的病名、發病時令。症狀等描述,並認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體內,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
= 《素問.熱論》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 吳鞠通《溫病條辨》認為熱與濕搏而為暑,且將暑病之偏熱者另立名為"暑溫"。
根據暑溫的發病季節和臨床表現,西醫學中發生於夏季的流行性乙型腦炎,應屬本病範疇,其他發生於夏季的傳染病如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感冒等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一、病因病機 外因與內因

暑溫的發生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感受暑熱病邪而致病。
內因:夏令天氣炎熱,人若汗洩過多,津氣耗傷,或因勞倦過度,正氣虧乏,機體抗禦外邪能力低下,暑熱病邪(外因)乘虛侵入人體而發病。
暑熱病邪酷烈,傳變迅速,故病邪侵犯人體多徑入氣分,初起即見壯熱、汗多、口渴、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盛證候。葉天士:"夏暑發自陽明",指出本病發病的病理特點。
= 由於暑邪屬於火熱之氣,極易傷人正氣,尤多耗傷津氣,所以在病變過程中常出現耗氣傷津,甚則津氣欲脫等危重徵象。
= 若氣分暑熱不能及時清解,最易化火,深入心營,而迅速出現痰熱閉竅,風火相煽,引動肝風等危重病證。
= 若病邪猖撅,而適逢人體正氣不足,則起病即可見到暑熱病邪直中心包,侵及肝經而導致的神昏、痙厥,此即所謂暑厥、暑風的表現。
= 暑溫後期,暑熱漸退而津氣未復。多表現為正虛邪戀證候,如偏於氣陰虧損者,可見低熱久留、心悸、煩躁,甚或因虛風內動而見手指蠕動
= 病程中曾出現閉竅、動風,而神昏、痙厥時間較長的病例,病後每因痰熱留伏包絡,使機竅不靈而見癡呆、失語、耳聾等症。
= 若痰瘀阻滯經絡,筋脈失利,則可見手足拘攣、肢體強直或癱瘓等後遺症。

二、診斷

1. 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病於暑氣當令之時,一般在夏至以後到立秋之前。
2. 起病急,初起較少見衛分過程。多見壯熱、煩渴、汗多等陽明氣分熱盛證候。
3. 病情變化較快,部分嚴重病例,可見化火、生痰、生風等病機變化,易見津氣欲脫、直入心包、動風頻作等危重證候。

三、鑑別診斷

暑溫應與暑濕、濕溫、中暑、疫毒痢等相鑑別。

暑濕 暑濕雖多發生在夏季,但其初起以寒熱、身痛等邪郁衛表的證候為主要表現,氣分病變部位較廣泛,可郁在少陽,或困阻中焦,或彌漫三焦,均有不同程度的脘痞、嘔惡、苔膩等濕邪內蘊症狀,雖有暑傷津氣證候,但不及暑溫明顯。
濕溫 濕溫多發生於夏秋季節,由感受濕熱病邪所致,起病較為緩慢,初起以惡寒、身熱不揚、頭重痛、身重肢倦、脘痞苔膩等邪遏衛氣的濕重熱輕證候為主要表現;病變過程有濕熱化燥傷陰與濕盛困阻陽氣的不同轉歸;濕溫以病勢纏綿。脾胃為病變重心,邪多留戀氣分,發熱難退,病程較長為特徵。
中暑 中暑亦是夏季常見暑病,由卒中暑熱或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所致,以陡然昏倒,不醒人事或突然煩躁神昏為主要表規。本病和暑溫之暑入心營證候頗為相似。兩者的區別在於中暑乃突發神昏肢厥,經妥善處理,神志較易蘇醒;暑溫之暑入心營,多為暑熱病邪由氣分深入所致,神昏不如中暑陡然,其恢復亦較困難。
疫毒痢 疫毒痢與暑溫發病季節相同,其起病突然,熱盛動風,內陷心包甚則內閉外脫等,與暑溫往往不易鑑別。疫毒痢除厥脫證候出現比暑溫更早之外,主要靠實驗室檢查,如腦脊液檢查,鹽水灌腸或肛門試取大便檢查,方能作出鑑別。

四、辨證論治

本病初起多見高熱、汗多、口渴、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盛證候,而邪在衛分階段較短暫, 表證容易忽視。臨床上所見衛分表證者,多為暑熱病邪兼挾其他病邪為患。此外,若見汗大出、背惡寒、身熱而渴,多為汗出太多,陽氣隨汗而洩所致,並非邪在衛分,辨證時宜注意。暑熱病邪深入營分、血分,臨床多見氣營(血)兩燔或營血同病,要注意閉竅、動風、動血等危重證候的鑑別。
根據本病發展過程中的病機變化及證候表現,其治療大法是:

(一)暑入陽明

證候 壯熱汗多,口渴心煩,頭痛且暈,面赤氣粗,或背微惡寒,苔黃燥,脈洪數或洪大而芤。
分析 本證見於暑溫初起,為暑熱之邪侵入陽明氣分,邪正劇爭所致。
  • 陽明裡熱蒸騰於外則身體壯熱。 =
  • 裡熱蒸迫津液外洩則汗出而多。 =
  • 由於邪不在表,故出汗雖多而身熱不解。 =
  • 邪熱熾盛耗傷津液,故口渴引飲,且多喜冷飲。 =
  • 邪熱亢盛,擾及心神則心煩不寧。 =
  • 熱邪上蒸頭目,則頭痛且暈,面色紅赤。 =
  • 熱邪雍盛則呼吸氣粗。苔黃燥,脈洪數均為陽明氣分熱盛的徵象。
  • 若汗出過多,津氣耗傷,則可出現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此與邪在衛表之惡寒,無汗,脈浮者截然不同。
  • 治療 清洩暑熱,津氣受傷者兼以益氣生津。方用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加人參湯
    生石膏(研) 知母 甘草 粳米 人參
    =
  • 若兼見微惡風,舌苔薄白,脈浮數等衛分見症,則為衛氣同病,治宜解表清裡,方用銀翹散合白虎湯。 =
  • 衛氣同病而兼濕者,多有胸悶脘痞,倦怠嗜睡,苔膩脈濡等症狀,可用銀翹散合白虎湯去淡豆豉、牛蒡子加香薷、藿香、佩蘭、六一散(包),以芳香宣化、淡滲利濕。 =
  • 嗜睡者加鮮菖蒲、郁金等芳香開竅之品。
  • (二)暑傷津氣

    證候 身熱心煩,小溲色黃,口渴汗多,氣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黃乾燥,脈虛無力。
    分析 此證為暑熱未解,津氣兩傷之候。
    = 暑熱郁蒸,故身熱、心煩、溺黃。
    = 暑為火熱之氣,蒸迫津液外洩,故汗多。
    = 汗洩太過‧則傷津耗氣,故口渴、苔燥、氣短而促、肢倦神疲、脈虛無力。
    治療 清熱滌暑,益氣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
    王氏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 石斛 麥冬 黃連 竹葉 知母 荷梗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 臨床時須權衡暑熱與津氣耗傷的輕重而靈活加減,若暑熱較重,則可重用清滌暑熱之品;如津氣耗傷較甚,則益氣生津之品可重用。

    (三)津氣欲脫

    證候 身熱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脫,脈散大。
    分析 本證為津氣耗傷過甚,而致欲脫之候。
    = 暑熱雖解,但正氣耗散過甚,不能固攝於外,津液失於內守,故汗出不止,脈形散大而無力。正如吳鞠通所說:"汗多而脈散大,其為陽氣發洩太甚,內虛不司留戀可知。"津液耗傷太過,肺之化源欲絕,故呼吸氣短喘息。
    = 本證汗出愈多則津氣愈耗,正氣愈傷則汗洩愈甚,屬亡陰之脫證,與陽氣外亡而出現汗出肢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者有所區別。
    治療 補斂津氣,扶正固脫。方用生脈散。
    = 人參益氣固脫,麥冬甘寒,五味子酸溫,合奏酸甘化陰之效。陰液內守,氣有所依附,則不致脫。本方純屬補斂之劑,若暑邪未淨,不可早投,以免留邪為患。
    = 若邪熱尚盛,津氣大虧,乃白虎加人參湯證,不可早用生脈散。

    補充1:暑濕困阻中焦(陽明熱盛兼太陰之濕)
    症狀:壯熱煩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脈洪大;
    辨證要點:見於病之初。
    治法:清陽明熱,化太陰濕;
    方選蒼朮白虎湯加減(濕甚加藿香、佩蘭、滑石、大豆卷、通草等。)

    補充2:暑濕彌漫三焦
    症狀:身壯熱,面赤耳聾、胸悶、咳痰帶血,脘痞、不甚渴飲,小便短赤,下利稀水,舌紅赤苔黃滑。
    辨證要點:見上中下三焦症狀。
    治法:清熱利濕,宣通三焦。
    方選:三石湯 –杏仁宣開上焦;石膏、竹茹清泄中焦;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濕熱;銀花、金汁—滌暑解毒。

    (四)熱結腸腑

    證候 身灼熱,日哺為甚,腹脹滿硬痛,譫語狂亂,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縮,舌紅苔黃燥,脈沉數。
    分析 此為暑熱傷津,熱結陽明的腑實證。
    = 暑為火熱之氣,郁蒸於腸腑,並與糟粕相結,形成陽明腑實證,故身熱而以日晡為甚。
    = 腸中熱結,傳導失司,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而腹滿硬痛。
    = 若大便雖結,而熱迫於中,糞水旁趨而出,則稱為熱結旁流,必見大便稀水,色黃臭穢。
    = 邪熱循經上擾心神,神不守舍則譫語狂亂,循衣摸床。
    = 熱邪熾盛,淫於厥陰之經,則舌卷襄縮。
    = 舌紅苔黃燥,脈沉數,乃熱結陽明氣分之徵。
    治療 通腑洩熱,清熱解毒。方用解毒承氣湯。
    解毒承氣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 枳實(麩炒) 厚樸(薑汁炒) 生大黃 (酒洗、後下)芒硝(另入) 白僵蠶(酒炒) 蟬蛻
    = 本方為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加味。
    = 方中以大承氣湯通腑洩熱,盪滌腸腑熱結,令邪熱隨攻下而洩。
    = 用黃連解毒湯清暑解毒。白僵蠶、蟬蛻既能透邪外達,又入厥陰肝經,有熄風鎮痙之力,庶免熱盛動風之虞。
    = 若兼氣虛者,則加入人參;熱毒熾盛者可去白僵蠶,加大青葉、生石膏;
    = 若見動風,肢體抽搐者可加羚羊角、鉤藤之類。
    = 近代臨床研究,流行性乙型腦炎屬熱結腸腑者,及早用下法,可洩毒存陰,對乙型腦炎有降溫、止痙之效。

    (五)暑入心營 證分兩組

    證候 灼熱、煩躁,夜寐不安,時有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肢厥,舌紅絳、脈細數;
    或粹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熱肢厥,氣粗如喘,牙關微緊,舌絳脈數。(暑厥)
    分析 此為暑入營分,內閉心包之證。
  • 暑熱入營,擾及心神則灼熱煩躁,夜寐不安,時有譫語。 =
  • 邪熱進而內陷心包,閉塞機竅則見昏迷不語,舌蹇肢厥等症。 =
  • 舌紅絳,脈細數為熱灼營陰之徵。 =
  • 暑熱之邪猝中心營而內閉心包則可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等症狀。 =
  • 本證與中風相似,需鑑別:中風多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本證則無此見證,且本證多見於夏暑之令,而中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 治療 暑邪入營治宜清營洩熱,方用清營湯(方見春溫章);熱邪內閉心包則須清心開竅,可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
    如因粹中暑邪而驟然閉竅昏厥,除服上述清心開竅劑外,還可服用行軍散,同時配合針刺人中、十宣、曲池、合谷等穴位以加強清洩邪熱,蘇醒神志的效果。

    (六)暑熱動風(暑風、暑癇)

    證候 身灼熱,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神志不清,或喉有痰雍,脈象弦數或弦滑。
    分析 此為暑熱亢盛引動肝風之證,又有"暑風"之稱。
    = 暑為陽邪,火熱鴟張,最易內陷厥陰,引動肝風而致痙厥。
    = 薛生白:"外竄經絡而為痙,內侵膻中則為厥。"症見壯熱、抽搐、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脈弦數等,均為熱盛動風之象。
    = 神志不清可表現為嗜睡、神昏譫語、昏,潰不語等,此為風火相煽,侵擾心神所致。
    = 如見喉間痰鳴,則為風動痰生,隨火上雍的徵象。
    = 本證既可見於暑溫的病變過程中,亦可因猝中暑熱之邪而突然發生,尤多見於小兒患者。
    = 吳鞠通說:"小兒暑溫,身熱,猝然痙厥,名曰暑癇",其所說暑癇即是暑風。
    治療 清洩暑熱,熄風定痙。方用羚角鉤藤湯(方見春溫章)。
    = 如陽明氣熱亢盛者,可加生石膏、知母等辛寒之品以清洩氣熱
    = 若腑實燥結者,可加大黃、芒硝、全瓜蔞等以通腑洩熱
    = 若心營熱盛者,可加水牛角、玄參、丹皮等涼營洩熱
    = 若熱毒熾盛者,可加板藍根、大青葉等以清熱解毒
    = 若見痰涎雍盛的,可加膽星、天絲黃、竹瀝等以清化痰熱
    = 若抽搐頻繁,難以控制者,可加全蠍、蜈蚣、地龍、僵蠶等以助熄風定痙之效

    (七)暑入血分

    證候 灼熱躁擾,神志譫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吐血、衄血、便血,或兼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舌絳苔焦。
    分析 此為暑熱病邪燔灼血分,內陷心包,甚則引動肝風之證。
    = 灼熱躁擾、神昏譫語為血分熱毒熾盛內陷心包,心神被擾所致。
    = 斑色紫黑、吐衄、便血為熱盛動血,迫血妄行之徵。
    = 若熱盛引動肝風,則可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發痙之象。
    = 舌絳苔焦為血分熱毒極盛之徵。
    治療 涼血解毒,清心開竅。
    方用神犀丹合安宮牛黃丸。
    若暑熱引動肝風,宜清洩暑熱,熄風定痙,則合用羚角鉤藤湯。
    神犀丹
    水牛角 石菖蒲 黃芩 細生地 (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 銀花 (如有鮮者搗汁用尤良) 糞清 連翹 板藍根(無則以飛淨青黛代之) 香豉 玄參 花粉 紫草
    安宮牛黃丸;羚角鉤藤湯(方見春溫章)
    發斑兼吐血者,加茅根、知母、茜草;斑色紫黑加生地、紫草、大青葉;神昏加菖蒲、郁金。

    暑溫後期
    (八)暑傷心腎 心火上亢、腎陰消鑠、肝失所養

    證候 心熱煩躁,消渴不己,麻痺,舌紅絳,苔黃黑乾燥,脈細數。
    分析 本證見於暑溫的後期階段,乃暑熱久竭,餘邪傷及心腎所致。
    = 暑熱下劫腎陰,水不上承,心火亢熾,心腎不交,則心神不寧而煩躁不安,心胸灼熱。
    = 真陰虧損,內熱灼津,則消渴不已。
    = 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則筋失濡養,故麻痺。
    = 舌紅絳、苔黃黑乾燥、脈細數等,是陰傷火熾之象。
    = 本證病機為腎水虧虛,心火亢熾。腎水不足,不能上濟於心,則心火愈亢;心火愈亢,則必下劫腎水,而腎水愈虛,兩者可互為影響。
    治療 清心火,滋腎水,養肝陰。方用連梅湯。
    連梅湯:黃連 烏梅 麥冬(連心) 生地 阿膠(烊化)
    = 若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 若口乾渴飲者,加石斛、天花粉、玉竹;心煩不寐加遠志、蓮子心、酸棗仁等;
    = 頭暈目眩加天麻、白芍、何首烏;低熱加白薇、地骨皮;
    = 大便乾者,加生白芍、何首烏、黑芝麻;
    = 餘邪未盡而低熱久久不退者,可用青蒿鱉甲湯加減。
    中醫藥治乙型腦炎的臨床研究均認為乙腦屬暑溫範疇。本病急性期辨證以衛氣營血為綱,熱、痰、風三者為目,施治以清熱解毒為主。應用時按"治風先治驚,治驚先治痰,治痰先治熱"的原則;早施下法,洩熱存陰為本病的治本之法;活血化瘀與清熱、熄風、開竅緊密結合。

    (九)餘邪未淨、痰瘀滯絡
    症狀:或有低熱,心悸煩燥、手足顫動、神情呆鈍、默默不語、甚或痴呆,失語,或手足拘攣,強直,
    方選:三甲散加減

    五.對症處理

    暑溫常出現高熱、昏迷和抽搐三大危症,除辨證論治外,尚可對症處理。

    高熱

    控制高熱是治療暑溫的關鍵。高熱可導致痙厥、昏迷等重症,甚至出現厥脫,肺之化源欲竭的危候。因此,急挫熱勢,是制止病情惡化十分重要的措施。
    (1) 牛黃清心丸口服,成人每次1~2粒,每日2一3次,小兒用量酌減。
    (2) 可用溫水或薄荷15g煎水擦浴,使得微汗而熱退。

    昏迷

    暑溫患者昏迷多較早出現,昏迷時間的久暫直接影響其預後。如竅閉神昏失於開竅,可發展為內閉外脫,使患者生命瀕危。昏迷時間長,多為痰濕閉阻機竅,易留下後遺症。

    1. 牛黃抱龍丸或琥珀抱龍丸,小兒痰涎雍盛,呼吸氣急,間有抽搐,神志昏迷,此為痰熱閉竅,熱盛動風所致,可用牛黃抱龍丸或琥珀抱龍丸1粒或半粒,以鮮竹瀝衝服。
    2. 牛角醒腦湯:該方有醒腦開竅作用。牛角醒腦湯由水牛角30g、鬱金12g、菖蒲12g組成,水煎服。成人每天1~2劑,小兒用量酌減。不能口服者用鼻飼給藥。本方具有清心涼血,豁痰開竅的作用。臨床觀察本方若與醒腦靜聯合使用,其蘇醒及解痙作用加強。

    抽搐

    抽搐多為熱盛動風所致,故清熱是控制抽搐的主要方法,即撤熱以熄風。臨床上可用牛黃粉0.6~0.9g,每日1~2次,兒童減半。或用羚羊角0.9~1.5g,每日1~2次,兒童減半,均有清熱鎮痙之效。

    六、後遺症

    多見於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輕、中型病人在急性期之後,一般不會遺留後遺症。重型乙型腦炎急性期後,約在半年內,經適當治療和護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復健康,少數病人留下不同程度後遺症,主要的有:

    1. 癡呆失語,吞咽困難,喉中痰鳴:多為痰瘀阻滯機竅所致,宜活血祛瘀,豁痰開竅。用吳氏三甲散加減。藥用地鱉蟲、山甲片、炙鱉甲、當歸、赤芍、紅花、桃仁、桔梗、膽星、些黃、鮮竹瀝等。針刺穴位:失語可取啞門,吞咽困難取天突等。
    2. 癡呆失語,四肢癱瘓:多為氣虛血瘀,痰瘀阻於機竅、經絡所致。宜益氣活血,豁痰開竅。用吳氏三甲散合補陽還五湯加減。藥用黃耆、紅花、桃仁、地龍、歸尾、赤芍、川牛膝、川芎、山甲片、地鱉蟲等。針刺穴位:四肢鬆弛性癱瘓取曲池、肩腢、環跳、陽陵泉等。
    3. 肢體強直,手足攣急,低熱不退:多為陰津耗傷,瘀血阻滯經絡,血不榮筋之故,宜用吳氏三甲散加養血活血通絡之品。藥用青蒿、鮮生地、玄參、竹葉心、炙鱉甲、山甲片、地鱉蟲、川牛膝、川木瓜、秦艽、路路通、伸筋草、川芎、當歸等。針刺穴位:四肢強直取風府、曲澤、委中、太沖等。
    4. 筋肉潤動,肢體震顫:多氣血兩虛,真陰耗傷,虛風內動所致。宜四物湯合大定風珠加減。
      後遺症患者,除內服藥、針刺治療外,尚應配合按摩、外洗、外浸等法。

    七、預防與調攝

    (1) 夏季暑濕郁蒸,易有孳生蚊蟲,乙型腦炎是由蚊子傳播發病的,故應注意滅蚊、防蚊。居室內應通風清潔,飲食不要過分貪涼飲冷,起居注意避暑降溫。
    (2) 病室宜陰涼通風,備有空調,室溫維持25℃~30℃以下。保持安靜,光線柔和。
    (3) 暑熱在氣分時的飲食,應於高熱量的流質或半流質。並多飲清暑飲料,如西瓜汁、甘蔗汁、藕汁、綠豆湯之類。
    (4) 暑入營血時出現高熱、驚厥,體能消耗甚多,應注意營養及熱量的補充。飲食宜清淡,給流質飲食,如豆漿、米湯、藕粉、牛奶等。神昏者,給於鼻飼。後期患者給半流質飲食,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忌驟進溫補,以防食復。
    (5) 邪陷心包而神志昏迷者,常有口腔感染,應作好口腔護理,每日至少2次,可用生理鹽水、野菊花煎劑等以清潔口腔。
    (6) 暑溫恢復期,著重扶正,加強營養。若有肢體癱瘓、神呆、失語者,積極配合其他療法,力爭功能有最大限度的恢復。

    [附] 暑瘵

    暑瘵是夏季感受暑熱而驟然咯血咳嗽,狀似癆瘵,故曰暑瘵。

    證侯 驟然咯血,衄血,咳嗽氣促,頭目不清,灼熱煩渴,舌紅苔黃,脈象弦數。
    分析 本證乃暑熱傷肺絡之證。暑熱傷肺,陽絡受損,血從上溢,則驟然咯血、衄血。熱雍肺氣,肅降無權,則咳嗽氣促。暑熱蒸迫,則灼熱煩渴,頭目不清。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為暑熱內盛之象。本證來勢較急驟,嚴重者可見大量咯血,口鼻湧血,甚則窒息或因出血過多而導致氣隨血脫的危重證候。
    治療 涼血解毒,清絡宣肺。方用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
    暑熱傷肺,當清肺以保肺;絡傷咯血,當清絡熱以止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在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合用銀翹散乃取其清解肺絡之熱。因外無表證,故方中無需荊芥、豆豉、薄荷等透表之品。其他如山梔、黃芩、茅根、側柏葉炭、藕節炭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品亦可酌情加入。出血較多者還可加入參三七、雲南白藥等。若氣分熱盛,可酌加生石膏、知母、黃連等清氣分。如出現氣隨血脫之證,須急投補氣固脫之劑,可選用獨參湯、參附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