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九

直視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 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目】成無己曰。此皆邪氣盛而正氣脫也。其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 身微熱者,是非直視也。此為內實也。可用大承氣大柴胡下之。直視為不治之疾。目中不了了。為可治之候。二者形症相近,宜熟審之。

陳士鐸曰:傷寒陽明症中。有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之文。此必諸症一齊同見。苟有一症未兼。尚不直視。倘三症皆見,必死症矣。雖然直視譫語。多由胃火之盛。自焚其心,而腎水不能來濟。火愈盛而無製。喘滿者,火炎而氣欲上脫。下利者,火降而氣欲下脫也。此猶屬欲脫未脫之危症。治之得法。猶可望生。急以援脫散救之。人參、麥冬、白芍各一兩。石膏五錢。竹茹三錢。水煎服。此方用人參以救脫。石膏平火。麥冬平喘。白芍止利。竹茹清心。自然氣不絕而可救。真奇方也。

【綱】仲景曰:傷寒嘔多。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黃芩生薑半夏湯。

【目】朱肱曰:無陽則厥。無陰則嘔。嘔者,足陽明之經。足陽明之氣本不行。今厥而上行。 故為氣逆。氣逆則嘔。仲景云。 嘔多雖不大便。不可下。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和浹。 然汗出而解。大抵嘔症不一。各有治法。要之小柴胡尤相當耳。與小柴明。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可小柴胡加芒硝也。若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與大柴明。大便秘。方加大黃。 大柴胡治嘔最妙。為內有枳實。去穢壓虛氣。須是去大黃。如本條之症,宜用官局桔梗湯最良。 亦用枳實耳。

戴原禮曰:陽明病。雖顯然有可下症者,兼嘔多猶屬上焦。未可遽下,宜小柴胡湯。若獨見太陽症。或吐瀉者,恐膈間有痰飲停滯,且以二陳湯定之。候嘔吐定。徐進解藥。若先嘔卻渴者,豬苓湯。先渴卻嘔者,治膈間之水。小半夏茯苓湯。嘔而吐涎沫者,吳茱萸湯。太陰厥陰。間有嘔吐。 太陰。理中湯。厥陰。四逆湯。並加生薑。以上陰症。乃陰中之陰,宜用熱劑。陽入陰者,能為利而不為嘔。嘔屬上而近於外也。陽之所入者深。故利也。

又有陽症新瘥而嘔。別無所因。此餘熱在胃脘也,宜竹葉石膏湯。或橘皮竹茹湯。 大抵得之太陽而嘔者,必是合病。乃病漸入內。非正太陽也。蓋太陽見嘔。非合陽明,則合少陽。其嘔為熱。忌用暖劑。 有人初病。其太陽症而嘔。一家少長相似。與養胃湯俱立效。此時行之氣適然。是為傷寒雜病。

又非可以正經傷寒以律之也。

李中梓曰:嘔多。水氣在上焦也。雖有胃實症。只宜小柴胡以通液。誤攻,必至利不止。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目】王肯堂曰:宜大柴胡湯。

陶華曰:嘔者,聲物俱有而旋出。吐者,無聲有物而頓出。較其輕重,則嘔甚於吐。大都表邪傳裡。裡氣上逆。故嘔吐而水穀不下。其有胃熱。脈弦數。口苦煩渴而嘔吐者,有胃寒。脈弦遲。 逆冷不食。小便利而嘔吐者,有水氣。在膈間。怔忡。先渴而後嘔者,有膿血。喉中腥氣。奔逆上沖。不從治之。嘔膿血盡自愈者,是四者不可不辨。

鰲按:此條之嘔。即在不能食。可知其胃家素實。與乾嘔不同也。

【綱】仲景曰: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目】朱肱曰:古人治嘔。多用半夏生薑。孫真人云:生薑是嘔家聖藥。仲景治嘔皆用之。金匱治諸嘔吐。谷不下者,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橘皮湯皆可選用。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嘔而發渴者,豬苓湯。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茯苓湯。若少陰症而嘔者,真武湯去附子加生薑。傷寒瘥後嘔。有餘熱在胃脘。竹葉東加生薑。若病患直患嘔吐,而複腳弱。或疼。乃是腳氣。當作腳氣治。

柯琴曰:虛煩是陽明壞病。若少氣。若嘔。又從虛煩中想出。煩必傷氣。加甘草以益氣。虛熱相搏必欲嘔。加生薑以散邪。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 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目】魏荔彤曰:脅下硬滿。較他條胸脅滿不去。少甚矣。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是陽明病胃已成實,而邪複轉傳少陽也。此諸症中。惟不大便為正陽陽明。其餘盡少陽陽明所應有之病。但俱屬欲轉少陽而未全成少陽也。與以小柴胡湯。仍以和解為用。使正陽之邪。由少陽而出。胃不成實。陽明得罷耳。 二三日。寒邪在陽明少久。方能變熱。乃同陽邪逆沖而嘔而咳。然終無陽邪之烈。所以咳而不咽痛。又帶有陰邪之滯膩。所以嘔也。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急數者,為傳也。

【目】龐安常曰。頗欲吐。就受寒之一日已見。是將來嘔逆之機。已伏於此。

【綱】仲景曰:少陰症。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目】韓祗和曰。此本少陰腎臟之病。但曰脈弦。弦猶帶少陽之象。曰胸中實。胸中者陽明之分。況實則必有宿滯。故不盡從少陰溫治之法。亦不可從陽明攻下之法,而用吐法也。

朱肱曰:曾經汗下。關脈遲。胃中虛冷而吐者,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寒多不飲水而吐者,理中湯去朮加生薑。吐利。手足逆冷。煩躁甚者,吳茱萸湯。若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弦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目】朱肱曰:傷寒咳逆。此症極惡。仲景經中不載。孫真人云:咳逆尋遍方論。無此名稱。 窮其狀。咳逆者,噦逆之名。蓋古人以咳逆為噦耳。大抵咳逆者,古人所謂噦是也。 者,今人所謂乾嘔是也。扁鵲中藏經。治傷寒咳逆。丁香散。 丁香、柿蒂各一分。甘草、良薑各半錢。沸湯點作一服。乘熱猛吃。極效。 三因有竹茹湯等方。亦有丁香散。竹茹湯、治陽症也。本事方治傷寒後咳逆。豆蔻湯。治陰症。 丁香、茴香、肉豆蔻等藥。若陽症不可用。凡咳逆。多有先熱而後吃生冷。或涼藥。多相激而成。

蓋陰陽二氣相搏也。

成無己曰:KT 則但胸喉間氣塞滯不得下通。然而無聲也。噦則吃吃有聲。二者相近,皆胃之疾。 但有輕重耳。虛寒相搏。及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先搏。其人即KT 。言胃氣虛弱也。 傷寒大吐下後。極虛。複發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郁。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即是觀之,皆胃疾可知矣。然KT 為水寒相搏,宜小青龍去麻黃加附子。噦則熱氣壅郁。氣不得通而成。輕者,但和解。 如潮熱。時時噦。與小柴胡是也。重者,必攻下。如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是也。傷寒有此。病已極矣。非若渴煩等輕緩之候也。

鰲按:時時噦。內不解也。至腹部滿加噦。比時時噦更加甚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必噦。

【目】成無己曰。觀此。噦為胃疾可知矣。大抵妄下後。胃則虛。氣因逆。所以成噦。

魏荔彤曰:陽明病至不能食。即有手足 然汗出等症之假熱。便不可誤為胃實之熱而攻之。致胃陽愈陷而脫。寒邪愈盛而沖。蓋必作噦症。穀氣將絕也。仲師再明為胃中虛冷之故。以其人本屬胃冷而虛。並非胃熱之實。欲醫于能食不能食。辨胃之寒熱也,且胃中之虛冷。不惟決於能食不能食,且決於能飲不能飲。若胃中真實虛冷。固不能食矣,且飲水必噦可與以陰寒攻破之劑乎。此雖有表症,且不治表而治裡。雖有陽明假熱之症。寧容不治真寒而治假熱乎。所宜明辨而慎出之者也。

【綱】仲景曰: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者,以其人外氣怫郁。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目】成無己曰。胃虛得水。虛寒相搏。故噦也。吳茱萸湯、理中湯。活人用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羌活附子湯。

陶華曰:噦者,即乾嘔之甚者也。其聲濁惡而長。亦是有聲而無物。病至於噦,則難治。蓋因胃氣本虛。汗下太過。或複飲水。水寒相搏。虛逆而成。又有熱氣壅郁。上下氣不通而噦者,輕則和解疏利。甚則溫散。若不尿腹滿而噦。與咳逆脈散無倫者,雖神醫不能措手矣。

【綱】仲景曰: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目】王肯堂曰:仲景無方。活人。前部宜豬苓湯。後部宜調胃承氣湯。

鰲按:前數條。由胃冷之故。此條。由胃熱之故。

乾嘔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

【目】朱肱曰:問有乾嘔者何也?答曰:大凡嘔者,飲食不下。乾嘔者,今人所謂 也。或因汗出。或因有水。或因下利。脾胃有熱。故使乾嘔,宜官局桔梗湯最佳。仲景治汗自出乾嘔者,桂枝症也。身涼汗出。兩脅痛。乾嘔者,十棗湯也。少陰不利脈微。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 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也。少陰下利。裡寒外熱。脈微欲絕。乾嘔者,通脈四逆湯也。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也。

張元素曰:或問小青龍與小柴胡症,皆嘔而發汗。表裡之症。大概仿佛。何故二方用藥之不同。 曰。傷寒表不解。裡熱未甚。不渴。欲飲水不能多。不當與之。以腹中熱尚少而不能消水。停飲蓄積故作諸症。然水寒作病。非溫熱不能解。故用小青龍。發汗散水。原其理初無裡症。因水寒以致然也。夫小柴胡症。系傷寒發熱。熱邪傳入。在於半表半裡之間。熱氣內攻。故生諸症。緣二症雖曰表裡俱病。其中寒熱不同。故用藥有薑、桂、柴、苓之不同也。

陶華曰:乾嘔者,空嘔而無物出者也。大抵熱在胃脘。與穀氣並熱。熱氣上熏。心下痞結則有此症。太陽汗出乾嘔。桂枝湯。主自汗也。少陰下利乾嘔。薑附湯。主下利也。厥陰吐沫乾嘔。吳萸湯。主涎沫也。邪去則吐自止矣。至如水氣二症。又當以表裡別之。傷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 乾嘔。身熱微喘。或自利者,小青龍湯主之。不發熱但惡寒。咳而利。乾嘔者,亦水氣也。十棗湯下之。

欲吐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口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 先其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目】朱肱曰:吐有冷熱二症。寸口脈數。手心熱。煩渴而吐。以有熱在胃脘。五苓散主之。 傷寒有表症。渴欲飲水。水入口即吐者,名水逆。由心經受熱而小腸不利也,宜五苓散。發汗後。 水漿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

柯琴曰:過經十餘日。病不在太陽矣。仍曰太陽病者,此太陽壞病也。心下者,胃口也。心下溫溫欲吐者,胃口有遺熱而胃氣不和也。故用本湯微和之。

咳逆

【綱】仲景曰: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死。

【目】張元素曰。咳逆者,火熱奔急上行而肺陰不內也。便秘者,大承氣湯。便軟者,瀉心湯。

王好古曰:傷寒咳逆脈散死。仲景之言不虛偽。大抵原因失下生。咳逆喉中陰不內。便軟惟宜用瀉心。便硬尤宜大承氣。二藥神攻作者誰。東垣潔古為良劑。 少陰咳逆者,此失下也。陰消將盡。陽逆上行。使陰不內也。然陰既盡。陽亦將盡也。故為陽極脈微將盡者,宜瀉心湯。如不用瀉心。涼膈散去硝黃。清肺散亦可。若脈左浮右沉。實非表也。 裡極則反出於表也。何以然。咳逆舌強右脈實者,知少陰裡也。飲水過多。心下痞而咳逆者,五苓散主之。別無惡候是也。惡候生。或兼以舌攣。語言不正,而反昏冒與咽痛者,少陰也。速下之。 宜大承氣也。何以脈浮為表。脈浮之實大。沉之損小。是為表也。浮之實大。沉之亦然。即非表也。 邪入已深矣。內熱當沉。反浮。陽極複之表也。

王肯堂曰:陰症者,內已伏陰。陰氣太甚。腎水擅權。肝氣不生。胃火已病。丁火又消。所以游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於胸中。亦欲盡也。故令人發熱。大渴引飲。病患獨覺熱。他人按執之。 身體肌肉骨髓血脈俱寒。此火即無根之火也。故用丁香、乾薑之類。熱藥溫胃。其火自下。

吳綬曰:咳逆者,氣上逆而為吃忒也。方書或以為咳嗽者非。本條言死。謂其形損也。吃忒。 有因胃實失下者,其氣皆從胃至胸嗌之間而為吃忒。易老治法。失下胃熱內實。便硬者,承氣湯。 便軟者,瀉心湯。胃虛有熱。橘皮竹茹湯。有痰飲。半夏生薑湯。或茯苓半夏湯。若胃冷。橘皮乾薑湯。加味理中湯。要略云。其氣自臍下直沖於胸嗌間吃忒者,此陰症也。其病不在胃也,且病下虛。內以伏陰。或誤用寒涼。遂致冷極於下。迫其相火上沖。萃集胸中。以為吃忒。亦欲盡也。若不識此。為水極似火。誤用涼藥。下咽立敗矣。凡治。須用羌活附子散、加味附子湯。急溫其下。真陽一回。火降而吃忒自止也。如冷極吃忒不止者,或兼以硫黃乳香散 法。或灸期門中脘關元氣海。但要取手足溫暖,而脈生。陽回陰退則活矣。

陶華曰:咳逆者,俗名吃忒。才發聲於喉間則遽止。吃吃然連續連聲。然而短促不長。古人謂即噦者非也。噦與乾嘔相似。但其聲濁惡而長,皆有聲而無物。病至於噦則危矣。大抵KT 近於噦。KT者,但胸間氣塞不得下通。噦則惡濁之聲達於外矣。經曰:陽脈浮則為氣KT 。又曰:脈滑則為噦。 此為醫家責虛取實之過也。設若咳逆。脈散無倫,則難治。與傷寒咳而氣逆。固不同也。若將吃忒紊于噦與咳而氣逆,則誤人多矣。臨病必明辨焉。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陽明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 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戴原禮曰。喘嗽有陰陽。太陽經有喘有嗽。少陽有嗽無喘。有喘。非少陽也。其見少陽症而嗽者,宜小柴胡湯。加五味六分。乾薑四分。陽明有喘無嗽。有嗽。非正陽明也。其陽明症喘有潮熱者,大承氣湯。陰症喘。惟少陰有之。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如常。大便自利而嗽者,真武湯去芍藥。加五味、乾薑各五分。細辛三分。此陰中之陰。若四肢厥逆。腹中痛。泄利下重而喘。 四逆東加五味、乾薑各五分。下利嘔渴。身煩不得眠而喘者,豬苓湯。此陰中之陽。諸陰喘促。 最為危症。返陰丹主之。喘促四肢逆冷。小渴。與水反劇。飲之。致停飲心下滿結者,喘死甚眾。 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

吳綬曰:凡表有寒發喘者,脈浮緊惡寒身疼無汗也。麻黃湯主之。若表有風發喘者,脈浮緩惡風自汗也,宜桂枝東加濃朴、杏仁。

魏荔彤曰:首條。風寒兩傷之症也。風寒之氣。每相兼而中傷於人。在太陽有大青龍症。由太陽轉屬陽明亦然。故此條自為風寒兩傷之陽明也。二條。乃太陽陽明之症。入陽明未深。故用麻黃。 仍令其邪自表出。不致歸於胃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沉則為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

【目】成無己曰。邪氣入內之時。得脈沉而喘滿。裡症具也,則當下之。反發汗。令津液越出。 胃中乾燥。致大便難而譫語,宜大承氣湯。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得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目】吳綬曰。凡陽明內實。不大便。腹滿短氣。發潮熱而喘者,大柴胡加濃朴杏仁湯。或小承氣湯也。凡陰症厥逆。脈沉細而微。氣促而喘。無汗者,四逆東加五味、杏仁也。凡虛人脈伏。手足逆冷而喘者,五味子湯也。風暴冒風寒。脈浮無汗而喘,宜蘇沉九寶湯也。凡熱盛有痰。脈弦數而喘。不可汗。不可下。小柴胡加知母、貝母、栝蔞仁。胸滿者,加枳殼、桔梗。心下滿者,加枳實、黃連。舌燥飲水而喘者,加知母、石膏。古人云。諸喘為惡。故非輕也。華佗曰。盛則為喘。蓋非肺氣盛也。乃肺中之邪火盛也。所以瀉白者,瀉肺中之火也。非瀉肺也。又瀉心湯。 乃瀉心下之痞滿者也。衛生寶鑒曰。凡看文字。有餘當認作不足者,蓋受病為不足。病氣為有餘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複利其小便故也。

【目】張元素曰。其陽明汗多。此陽明病未解而渴。胃中津液乾燥。若與豬苓複利其小便。是為實實虛虛之弊。

朱肱曰:太陽症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陽明症汗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或曰:太陽渴。終不可與白虎湯耶。答曰:太陽症得汗後。脈洪大而渴。方可與之也。或曰:陽明渴。終不可與五苓散耶。答曰:陽明症小便不利。汗少脈浮而渴者,方可與之也。

趙嗣真曰:活人切戒太陽無汗而渴。不可與白虎。陽明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愚詳仲景論治渴藥。有不可與之戒有二。傷寒脈浮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表不解。不可與。活人不云表不解。但云無汗不可與,則誤矣。經云。陽明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活人改作五苓散。蓋豬苓專滲泄。五苓兼汗利。安得而改之。經既云。汗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而太陽傷寒汗出而渴。複用五苓散者,蓋渴雖同。汗下之多寡則異。太陽屬表。未至汗多胃燥。故用五苓滲熱和表。非若陽明屬裡。汗之而胃即燥也。經又云。陽明發熱汗多。急下之。均是陽明。汗多。前症戒利小便。此症不戒利大便。何也?蓋渴者,邪氣散漫在經。未收斂入胃作實。此症不渴,則內已作實。外又發熱。恐熱邪內竭津液。故急下之,且豬苓五苓。又有可疑者,太陽病脈浮小便不利。 微熱消渴者,五苓散。陽明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脈症皆同。何故用藥之不同耶。然太陽邪在表。發汗不解。故用五苓和表行津液。陽明邪已入裡。熱客下焦。故用豬苓滲瀉其熱。噫。白虎、豬苓、五苓等藥。若能症察于機微。治明於權變,則可與不可與。庶得仲景之妙。外有自利而渴條下注云。傷寒熱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惡燥。故渴而引飲。注用豬苓湯、白頭翁湯。又後下利問中。重出自利而渴條下。卻云。腎虛故引水自救。通用四逆白通豬苓等湯。一問以渴為熱。一問以渴為虛。冰炭不侔。何憑分別。又且分隸兩門。設使後人臨病。檢閱前後。兩不相同。疑誤豈小。今詳定少陰病。咳而下利嘔渴。心煩不得眠。及厥陰症。下利欲飲水。是皆傳經之邪熱。脈必沉細數。仲景故以滑石、黃連等清利之。其或少陰自利而渴。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 是真入本經之陰邪也。脈必沉微。仲景故以附子、乾薑溫之。本問何不如此明示脈症。合為一門而明辨之。庶一見而兩得焉。清之溫之。隨其攸利。又何疑誤之有。

王肯堂曰:治宜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栝蔞、竹葉。渴有隨病治之之法。如渴而頭汗。小便不利。兼脅滿往來寒熱者,柴胡桂枝乾薑湯、茵陳蒿湯。 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兼咳嗽噎喘。小青龍湯。又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 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俱宜去半夏加花粉。如夏月汗出惡寒。身熱足冷而渴者, 為中暑。白虎加人參湯。及酒黃連。表解。不惡寒而渴者,白虎湯。渴而脅滿及往來寒熱。其症未經汗者,小柴胡去半夏倍人參加栝蔞湯。汗下後。渴者,柴胡桂枝乾薑湯。渴而心下硬痛。潮熱。 不大便而結胸。大陷胸湯。但硬不痛為痞。與瀉心湯。不解。反渴而小便不利。五苓散。病在陽明應汗。反以冷水 之灌之。其熱益煩。肉上粟起。意欲冷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五苓湯。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水逆。五苓散。如渴欲飲水。若太陽發汗後。大汗出。煩躁不得眠者,及厥陰病。氣起沖心。心疼吐蛔者,少少與之飲。 如得時氣病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不能多。不當與之。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更與水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症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 不可與之耳。忽大汗出。是為欲愈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目】吳綬曰。凡渴。當分六經而治。太陽經標熱在表,則不渴。若熱傳入膀胱之本,則煩渴。 脈浮數。小便不利也。五苓散。切不可與白虎湯。陽明病。脈長。標熱。無汗而渴。葛根解肌湯。 或六神通解散倍葛根以汗之。若陽熱傳於胃。中本熱。惡熱。 汗出而渴。脈浮洪數者,人參白虎湯。五苓不中與也。若陽明本熱。蒸蒸而熱。潮熱煩渴。舌燥口乾。飲水。大便實者,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若內未實。尚未可下,宜小柴胡增損與之。少陽脈弦數。口苦咽乾。發熱而渴者,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太陰自利則不渴。惟少陰有口苦飲水小便色白者,此下有寒也。脈沉者附子湯。若身寒厥逆。脈滑而口渴者,此裡有熱也。人參白虎湯。凡陰症煩躁口渴,不能用水。脈沉足冷者,四逆湯冷凍飲料之。凡傷寒時氣等症。欲飲水者為欲愈。蓋得水則能和其胃氣。汗出而解。 不與水則乾燥。無由作汗。遂致悶亂而死。凡與水。須察病患強弱。邪熱輕重。多少與之。寧不及。 毋太過。其水須汲井中者為良。凡熱病熱甚。大便實者,以元明粉一二錢加入水中飲之最妙。凡中暑煩渴者,加辰砂天水散調水中飲之尤妙。如虛人煩渴不飲水。燈心煎湯浸水中與之。凡口渴者, 細茶湯、白梅湯、綠豆湯皆可飲。梨藕西瓜皆可食。凡用冰。須以冷水洗去鹽沫方可。

戴原禮曰:有陽症不渴。陰症反渴者,有陽明不甚渴。太陰乃大渴者,不可不知。治渴一也。 有堅腎水而渴止者,有利小便而渴愈者,堅腎水,則用花粉之屬。利小便,則用二苓之類。蓋太陰以利小便為先。陽明以利小便為戒。少陽以半表裡。可下之。或大渴不止。小柴胡加花粉堅其腎水。 腎水堅。自還滲入大腸。大便微通。熱去而渴解。若病在太陽。太陽為膀胱腎經。非利小便,則熱無從去。渴何由愈哉。外有非太陽症。煩躁發渴。此乃陰盛格陽。不當潤其渴。惟當治其陰。(鰲按:引飲曰燥。不引飲曰干。)

李杲曰:熱在表不渴。熱入裡則渴。耗奪津液也。然有渴必有煩。腎主水。熱深則水竭而渴。 肝木挾心火以生煩。故厥陰六七日。飲水多小便少者,謂之消渴。

漱水不欲咽

【綱】仲景曰: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目】朱肱曰:此必有頭疼身熱之症。若病患無表症。不惡寒熱。胸腹滿。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為有瘀血,必發狂也。輕者犀角地黃湯。重者抵當湯。

王肯堂曰:此症屬陽明。凡內有熱者欲飲水。今欲水而不欲咽。是熱在經而裡無熱也。陽明經氣血俱多。經中熱甚。逼血妄行。故知必作衄也。

張介賓曰:凡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以熱在經而裡無熱也,必將為衄。不可與涼藥。蓋飲水一症。本以內熱甚而陽毒甚者,最為相宜。若似乎止宜於實邪。不宜乎虛邪也。不知虛症亦有不同。如陽虛無火。其不宜水不待言也。其有陰虛火盛者,元氣既弱。精血又枯。多見舌裂唇焦。大渴喜冷。三焦如焚。二便秘結等症。使非藉水。何以濟急。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標,而繼以甘溫培其本。水藥兼進。無不可也。其有內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等症。察其元氣,則非用甘溫,必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則些微辛熱。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則但將甘溫大補之劑。或用獨參湯水浸極冷凍飲料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熱,而真溫之性。複下焦之真陽。是非用水而實亦用水之意。余用此活人多矣。妙甚。惟是假熱之症。症雖熱而脈則微。口雖渴而便不閉者, 此而欲水,必不可與。若誤犯之。其敗泄元陽。為害不小。

喻昌曰:口中乾燥與渴異。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陽明氣血俱多。以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 陽明之脈起於鼻。故知血得熱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魏荔彤曰:如陽明病。表熱汗自出,則胃燥,而開竅之口亦必燥。然但欲漱而不欲咽。此則胃中之血。隨熱上行。所以言必衄也。此雖為陽明熱盛之變。然血既溢而衄,則非亡津液,而胃陰絕可知。即衄後未可定其必解,而熱勢已泄。胃實自未必成矣。

【綱】仲景曰:無表症。不寒熱。胸腹滿。唇燥。口乾。漱水不咽。小便多。此為瘀血,必發狂。輕者桃仁承氣湯。重者抵當丸。

【目】楊士瀛曰。唇燥口乾。血症類有之,必欲取水不灌漱也。然漱水而不咽何哉。蓋渴者, 易為飲。陽熱入裡。胃中液乾。患不與水耳。惟夫上焦瘀血。下焦蓄血。乘肺若燥。渴症獨無。是以漱而不欲咽也。漱水條例。惟血症有焉。

鼻燥口舌燥咽燥

【綱】仲景曰: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目】朱肱曰: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燥而舌乾。

李杲曰:若飲食勞役所傷。其外症必顯在口,必口失谷味,必腹中不和,必不欲言。縱勉強對答。聲必怯弱。口沃沫。多吐。鼻中清涕。或有或無。即陰症也。外傷風寒,則其外症必顯在鼻。 氣不利。聲重濁不清。其言壅塞。盛而有力。口中必和。傷寒則面赤。鼻壅塞而干。傷風則鼻流清涕而已。傷食則惡食。

龐安常曰:鼻頭色青者,腹中痛。苦冷者死。微黑者水氣。黃色者小便難。白色者氣虛。 赤色者肺熱。鮮明者有留飲也。鼻孔乾燥。燥者,陽明熱,必將衄血也。鼻孔乾燥。黑如煙煤。 陽毒熱深也。鼻孔冷滑而黑。陰毒冷極也。鼻息鼾睡者,風濕也。鼻塞濁涕者,風熱也。鼻孔 張為肺風。肺絕而不可以治也。(此龐氏察鼻法)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鰲按:此為陽明初病。屬在裡之表也。口為胃竅。咽為胃門。故不兼少陽,而有口苦咽乾之症。

【綱】仲景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鰲按:此不言躁。但口渴心煩。陽邪將入裡也。此雖有表裡症。其實表輕裡甚。故用白虎湯也。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病。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熱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也。 金匱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色黃者,又為熱之極也。黃帝針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以心為君主。黑為腎水克心火。邪熱已極。故知必死也。

張介賓曰:舌上黑苔生芒刺者,熱極深也,宜涼膈散、承氣湯、大柴胡之屬。酌宜下之。若苔色雖黑。滑而不澀者,便非實邪。亦非火症。非惟不可下,且不可清也。

柯琴曰:煩躁舌乾大渴。為陽明熱結不散也。故當救裡以滋津液。二條白虎所治,皆陽明燥症。 揭為陽明主方。信為有見。此為陽明自淺入深之症。前此口苦咽燥惡熱。熱雖在裡。尚未犯心。 至憒憒怵惕懊憹。雖入心。尚未及胃。今燥渴引飲,則邪已入胃。然尚未燥硬。用本湯瀉胃火而扶元氣。全不涉吐汗下三法矣。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熱淫於內。胃火上炎。故口燥咽乾也。急下之。火歸於坎。津液自升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梔子豉湯主之。

【目】陶華曰。邪熱聚於胃腑。消耗津液。故口乾燥熱而渴也。蓋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 有迫血妄行而作鼻衄。漱水不欲咽者,犀角地黃湯。無衄血表症。加之胸腹滿而如狂,則為蓄血在內。桃仁承氣湯。少陽口燥咽乾。小柴胡湯調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柯琴曰:自利清水。疑其為寒矣,而利清水時,必心下痛,必口燥舌乾。是土燥火炎。 脾氣不濡。胃氣反濃。水去而谷不去。故純青也。

舌苔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舌苔。是邪氣在半表半裡者也。 舌者心之苗。本紅而澤。傷寒三四日。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澀。或黃或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也。邪氣在表者,舌上即無苔。邪傳裡。津液摶結,則舌上生苔也。

張雲岐曰:舌上白苔。邪未入肝。屬半表半裡。以小柴胡和解之。若舌生黃。熱已入胃。調胃承氣湯。舌上黑苔。或生芒刺。是腎水克心火。急以大承氣下之。此熱已極也。

【綱】仲景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氣初傳入裡者也。

王履曰:胸中有寒者,謂寒氣初傳入裡也。舌乃心苗。應南方。色本紅。邪在表。舌無苔。邪在裡。津液摶結。舌生苔而滑。 熱漸深。舌苔燥而澀。熱聚胃。舌苔黃。承氣湯下之。熱極深。病極篤。舌苔黑。經曰:熱病口乾。 舌黑者死。水刑火也。

張介賓曰:邪在表,則無苔。及傳裡,則津液乾燥而舌苔生。若邪猶未深。在半表裡間。或邪客胸中者,其苔不黑不澀。止宜小柴胡和之。若陽邪傳裡。胃中有熱,則舌苔澀,宜梔子豉湯清之。 若煩躁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大都舌上黃苔而焦色者,胃腑有邪熱也。或清之。或微下之。然必大便燥實。脈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若微渴而脈不實。便不堅。苔不乾燥芒刺者, 不可下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氣客於胸中者也。

魏荔彤曰:此症既汗之不可。燒針之不可。若以為裡症而當下。然熱未積深。胃未成實。若下之。胃中正氣空虛於中脘。客邪動沖於上焦。心中懊憹。陽為陰寒所陷。舌上生苔。熱為陰寒所迫。 此誤治陽明之變。又其一也。蓋本條汗針下三者皆誤。惟其不明湧越之一法也。今其人雖表邪尚在,而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純是表邪變熱。壅逆上焦之象。邪在上。自應從上達之。以梔子豉湯主之。仍是太陽香豉治表。梔子泄熱之法,而陽明一治於五苓。再治於梔子豉。可見非拘拘專治陽明者,可愈陽明病也。

【綱】仲景曰:臟結。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未全成熱。猶帶表寒者也。及其邪傳為熱,則舌上之苔。不滑而澀也。

鰲按:臟結者,漸積凝結而為陰。五臟之陽盡已竭絕也。然舌苔雖滑。猶不至黃黑芒刺。故尚未可攻。

附錄相舌秘法

陳士鐸曰。傷寒病。凡見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小柴胡解之。黃色者,心熱也。用黃連、山梔。黃而帶灰色者,胃熱也。石膏、知母。黃而帶紅者,小腸膀胱熱也。用山梔。若紅而白者, 肺熱也。黃芩、蘇葉。黑而帶紅者,腎虛挾邪也。生地、元參。又入柴胡。紅而有黑星者,胃熱極也。元參、葛根。紅而有白點者,心中有邪也。柴胡、黃連。心肝同治也。紅而有大紅點者,胃熱帶濕也。茵陳五苓散。蓋水濕必歸膀胱以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一二分。不可多入。白而帶黑點。亦胃熱也,宜石膏。黃而有黑者,肝經實熱也。山梔、柴胡。白而黃者,邪將入裡也。 山梔、柴胡解之。不使入裡。柴胡乃半表半裡。不可不用之藥也。舌中白而外黃者,邪入大腸也。 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則泄止矣。舌中黃而外白者,邪在內而非外。在上而非下。只可加柴胡、枳殼。 不可輕用大黃。舌根黃而光白。亦胃熱帶濕也。石膏為君。少加豬苓、澤瀉。舌黃而隔一瓣一瓣者,邪熱深入大腸。急用大黃、茵陳。不可用抵當十棗。若下已遲,則不得不用之。然亦須辨水與血。下水十棗。下血抵當也。舌有紅中如蟲蝕者,水未升而火來乘也。黃連、柴胡和解。紅而裂如人字者,邪初入心也。石膏、黃連。舌根黑而尖帶紅者,腎中有邪未散也。柴胡、山梔。舌根黑而尖白者,胃火乘腎也。石膏、元參、知母。不必問其渴與不渴及下利也。舌根黑而尖黃者,邪將入腎也。其腹痛拒按。急用大黃。否亦只用山梔、柴胡。舌純紅獨尖黑者,腎虛邪火來乘也。元參或一二兩。多有生者,忌石膏。中心紅暈。四圍邊旁純黑者,君相二火炎騰也。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十可救五六。中央灰色。四邊微紅者,邪結大腸也。下之則愈。不應則死。以腎水枯槁。不可竟用熟地補腎。蓋邪未散。補則愈加脹急,必邪下而後以生地滋之。然亦不可多用也。純灰色中間獨兩暈黑者,亦邪將入腎也。急用元參兩許。少加柴胡。外紅而內黑者,火極似水也。急用柴胡、山梔、大黃、枳實。若更見刺,則火亢之極矣。尤須多用前藥。總之。內黑而外白。內黑而外黃,皆前症也。與上同治。十中亦可生四五。惟舌中淡黑,而外或淡紅。外或淡白。內或淡黃。較前少輕。俱可以前法治之。十可生七八。舌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此水來乘火。乃陰症也。其舌苔必滑,必惡寒惡水。水下喉必吐。倘見純黑之舌。乃必死也。 不必治。水極似火。火極似水。一帶純黑。俱不可治。傷寒知驗舌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致臨症差誤耳。

李中梓曰:舌純黑有二種,皆死症也。有火極似水者,為熱極。大承氣湯。有水來克火者,為寒極。脈症必寒。附子理中湯。舌上白苔。小柴胡湯。舌上滑苔。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

心下逆滿硬痛

(附心痛)

【綱】仲景曰: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目】吳綬曰。凡心下滿者,正在心之下。胃之上也。此自滿而非下之所致。若因下早而心下滿者,此為痞氣。另有條也。凡心下滿者,以手按之揉之,則散而軟者,此虛氣也。不發熱者,木香和中湯。發熱者,小柴胡湯去黃芩。減人參一半。加薑炒黃連、枳實各一錢。若按之汨汨有聲者, 此有停水也。若按之硬痛者,有宿食也。若不按而痛。其人喜忘者,蓄血也。各有本條,宜詳審而治之。凡少陽脈弦口苦。發熱。心下滿者,小柴胡加枳實、黃連各一錢。

王肯堂曰:有不因汗下而心下滿者,經曰:邪氣在胸。心滿而煩。飢不欲食。當吐之。又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此言屬臟者,宿屎在臟也。不令發汗。二者一用吐。一用下。因其邪之高下也。又有不可下者,即首條是也。 是邪在表裡之間。留於心下。未全入腑。故戒不可下也。有因汗下後。心下滿而微痛者,又有下後。 心下硬滿。成結胸與痞者,皆宜詳考之。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鼻乾。無汗。嗜臥。身黃。 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者,小柴胡湯。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傷寒五六日。邪氣在裡之時。若大下後。身熱去。心胸空者,為欲解。若大下後。身熱去而心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結胸者,熱結胸中也。為實。 是熱氣已收斂於內,則外身熱去。虛煩者,熱客胸中也。未結而實。散漫為煩。是以身熱不去。 六七日為欲解之時。以熱為虛煩。故云未欲解也。以梔豉湯吐除之。

王肯堂曰:身熱不去四字要玩。結胸而身不熱。知熱在表。故可用大小陷胸湯丸以逐下之。今熱仍在表。故宜越之也。成注未透。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躁。心憒憒而譫語。若加燒針。心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懊者懊惱。 者郁悶。鬱鬱然不舒暢。憒憒然無可奈。比之煩悶而甚者也。 由下後。表中陽邪乘虛內陷。郁而不發。結伏於心胸之間。故如是也。本條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心中懊憹。及下之益煩。心中懊憹如飢。即是陽氣內陷。為諸懊憹也。其治法或吐之。或下之。

【綱】仲景曰: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邪熱鬱於胸中。當須吐之。以湧其結熱者也。

柯琴曰:虛煩。陽明之壞病也。便從梔豉湯隨症治之。猶太陽壞病。多用桂枝東加減也。首句雖兼汗吐下,而大意單指下後言。以陽明病多誤在早下也。反覆二句。切肖不得眠之狀。為虛煩二字傳神。此火性搖動。心無依著故也。心居胃上。即陽明之表。凡心病皆陽明表邪。故製梔豉湯以越之。

鰲按:因虛煩故不得眠。因不得眠。故反覆顛倒。因反覆顛倒故心中益覺懊憹。數語形容盡致。 當作一氣讀。總由陽明火熱之邪上炎。搖動心君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胃之實不實。仍以熱之在裡在外為驗也。如陽明表邪所變之熱。已全入裡。 而潮熱。 然汗出。此宜作胃實而言下。如所變熱。未全入裡。乃以為胃實而遽下,則其外仍熱。 究不能隨下藥而蕩滌。於是雖熱而不潮。手足雖溫而無汗。即不致如太陽誤下成結胸,而懊憹不食。但頭汗出。其郁熱之氣。為陰寒之藥所格。俱凝塞於胸膈之上。病症昭然矣。但病仍帶表。既不可再下,且已入裡。又不可複發汗。故用梔豉表裡兼治也。

鰲按:此與上條,皆下後變症。上焦之熱未除。故心中懊憹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黃。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目】許叔微曰:此二條。是邪熱結於胃中。當須攻之以滌其內熱者也。

魏荔彤曰:前既以小承氣試之。又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明矣。可用大承氣攻之。勿疑懊憹而煩。 為胃虛而不敢用。以坐誤也。

煩躁

(附怫郁)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躁。心憒憒而譫語。若加燒針。心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內熱曰煩。謂心中鬱煩也。外熱曰躁。謂氣外熱躁也。內熱謂有根之火。故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可治。外熱為無根之火。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不可治也。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迤邐複煩也。從煩至躁為熱。未有不漸煩而躁者也。先躁後煩謂怫郁。怫然更作煩悶。此為陰盛格陽。大躁若欲于泥水中臥。水不得入口是也。此氣欲絕而爭。如燈將滅而暴明。 黃仲理曰:煩躁者,懊憹不得眠也。懊憹者,郁悶不舒之貌。煩者,氣也。火入於肺也。躁者, 血也。火入於腎也。

李杲曰:心熱則煩。腎熱則躁。煩輕躁重。先煩漸躁為陽症。不煩便躁為陰症。煩主氣。躁主血。肺主皮毛。氣熱則煩。腎主津液。血熱則躁。故仲景用梔子以治肺。豆豉以治腎也。

【綱】仲景曰: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目】朱震亨曰。煩躁者,氣隨火而升也。

陶華曰:傷寒煩躁。有陰陽虛實之別。心熱則煩。陽實陰虛。腎熱則躁。陰實陽虛。煩乃熱輕。 躁乃熱重也。

【綱】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目】李杲曰:梔子治肺煩。香豉治腎躁。少氣虛滿者,加甘草。嘔噦者,加生薑、橘皮。下後腹滿而煩。梔子濃朴枳實湯。身熱微煩。梔子甘草乾薑湯。火入肺。煩也。火入腎。躁也。煩躁俱在上者,腎子通於肺母也。發潤如油。喘而不休。總言肺絕。鼻者,肺之外候。肺氣通於鼻。鼻中氣出粗大。是肺熱也。發者,血之餘。腎氣主之。發潤如油。火迫腎水至高之分。是水將絕也。仲景以發潤喘大為肺絕。兼其腎而言之。發在高巔之上。雖屬腎。肺為五臟之至高。故言肺絕兼腎也。大抵肺腎相通。肺既已絕。腎不言而知其絕矣。或曰:煩者心為之煩。躁者心為之躁。何煩為肺躁為腎耶。夫心者君火也。與邪熱相接。上下通熱。金以之而躁。水以之而虧。獨存者火耳。故肺腎與心合而為煩躁焉。此煩雖肺。躁雖腎。實心火為之也。若有宿食而煩躁者,梔子大黃湯。

陶華曰:有人傷寒八九日。無汗身熱。時時譫語。因下後大便不通。已三日矣。非躁非煩。非寒非痛。終夜不得臥。但心中無曉會處。許學士診之曰。此懊憹怫郁二症俱作也。胃中有燥屎。服承氣湯。下燥屎二十枚。得利而解。故仲景云。小便不利。大便難。時有微熱怫郁。有燥屎也。怫郁者, 陽氣蒸越。形於頭面體膚之間。聚赤而不散也。其症有分別。如大便硬而氣短燥渴者,實也。大柴胡湯。汗下後有此症。飲水而噦者,胃虛也。桂苓人參東加茯苓。初得病發汗不徹。並於陽明。續自微汗出。面色赤者,陽氣怫郁也。解肌湯。或汗不徹。其脈浮緊者,麻黃湯。或小便不利。時有微熱。 大便作難。怫郁不得臥。此有燥屎作實也。承氣湯。

虛煩

【綱】仲景曰: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目】許叔微曰:虛煩者,心中鬱鬱而煩也。若止云煩者,為表熱及邪熱傳裡。故有胸中煩。心中煩。虛煩之別。故凡煩皆熱。以梔豉湯隨症治之。所以湧去其熱也。

柯琴曰:梔豉湯。本為治煩躁設。又可治虛煩。以此知陽明之虛與太陽之虛不同。陽明之煩與太陽之煩有別矣。

【綱】仲景曰:下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 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

【目】張雲岐曰。虛煩之狀。心中溫溫然欲吐。憒憒然無奈。欲嘔不嘔。擾擾亂亂。是名煩也。非吐則不能已。此二條均是煩也。藥均是吐也,而有輕重之不同。汗吐下後邪氣乘虛而入為煩者,謂之虛煩。梔豉湯。是吐劑之輕者,不因汗吐下邪結胸中則為膈實。瓜蒂散。是吐劑之重者。

柯琴曰:更煩。是既煩而複煩也。要知陽明虛煩。對胃家實熱而言。是空虛之虛。不是虛弱之虛。 二條。是寒結胸中之脈症。心下者,胃口也。滿者,胃氣逆。煩者,胃氣盛也。

【綱】仲景曰: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二條與前發汗吐下後一條,皆是因吐下發汗而煩者,皆為內陷之煩。故俱用取吐法。以湧去其熱。其有不經吐下發汗而煩者,則又是傳經之熱。不作膈實者也。如少陽症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小柴胡湯。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少陰病胸滿心煩者,豬膚湯。是皆用和解法而徹去其熱者也。

【綱】仲景曰: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宜小建中湯。

【目】成無己曰。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煩之熱者也。此心中悸而煩。煩之虛者也。以悸為虛。悸甚而煩。故亦為虛也。若少陽之邪入腑者,煩而悸,則又為熱。大抵先煩而悸者是為熱。 先悸而煩者是為虛也。

短氣

【綱】仲景曰: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摶,則為短氣。

【目】張元素曰。此為短氣之虛者也。

成無己曰:短氣者,氣短而不能相續。似喘非喘。有氣上沖,而實非氣上沖也。喘則張口抬肩。 搖身滾肚。氣上沖,則腹裡氣時時上逆。所謂短氣者,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也。要識其短氣之真者,氣急而短促。俗謂之氣短者是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者,其身不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

【目】張元素曰。此為短氣之實者也。

【綱】仲景曰: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主之。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

【目】張元素曰。此邪在表而短氣者也。

陶華曰:短氣者,呼吸短促,不能相續也。千金方謂少氣不足以息也。大抵心腹脹滿而短氣者,邪在裡而為實。承氣湯下之。心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桂枝湯解之。食少飲多。水停心下而短氣者,小半夏湯主之。

李中梓曰:若汗出不徹。以致短氣。葛根加人參湯。水停心下短氣。五苓散。

【綱】仲景曰: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故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太陽病。醫反下之。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目】張元素曰。此邪在裡而短氣者也。

成無己曰:虛也。實也。在表也。在裡也,皆作短氣。又何以辨虛實也。大凡心腹脹滿而短氣者,邪在裡而為實也。胸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

王肯堂曰:短氣。骨節痛。不得屈伸。汗出。小便不利。惡風身腫者,由於風濕,宜甘草附子湯。短氣。腹滿脅痛。若脈浮弦大。外不解。無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有潮熱者,小柴胡湯。此皆為表症。若表未解。手足 然汗出。或有潮熱者,宜大承氣湯。若表解。心下痞硬。乾嘔短氣者, 宜十棗湯。此皆為裡症。短氣煩躁。若發汗不徹。續微汗出。不惡寒。表症不罷。面赤者,為並病。 更發汗則愈。此為汗不徹之症。若下後心中懊憹。心下硬痛者,大陷胸湯。此為下後之症。

吳綬曰:因汗吐下後元氣虛弱。脈來微虛。氣不能相接而短少者,人參益氣湯。凡陰症脈弱沉細而遲。手足逆冷。面上惡寒如刀刮。口鼻之氣難以布息而短者,四逆東加人參。又食少飲多。水停心下。令人短氣煩悶。茯苓甘草湯。

不得臥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加燒針。心怵惕。煩躁不得眠。梔子豉湯主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 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目】朱肱曰:汗為火之液。汗多則神昏。故不眠。大熱則神不清。故不眠。大下則動血。心主血。故不眠。瘥後熱氣未散。陰氣未複。故不眠。

吳綬曰:陽明標病。頭額痛。目疼身熱鼻乾。不得臥。脈長者,葛根解肌湯。若自汗。脈洪數。 表裡俱熱。煩渴。舌燥飲水者,白虎加人參湯。蒸蒸發熱。大便秘硬者,調胃承氣湯。外有傷寒已解。或因食複煩劇。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眠。黃連解毒湯。表裡大熱。舌燥飲水。人參白虎湯合解毒湯。若太陽脈浮數。身疼無汗。煩躁不得眠者,汗之則愈。凡少陽發熱口苦。心煩不得眠。 脈弦數者,小柴胡加山梔、黃連。若虛弱人津液不足者,加麥冬、棗仁。凡汗下後虛煩不得眠者, 加味溫膽湯、酸棗仁湯、梔子烏梅湯、朱砂安神丸。選而用之。

柯琴曰:三條。心煩則難臥。腹滿則難起。起臥不安。是心移熱於胃。與反覆顛倒之虛煩不同。 梔子以治煩。枳朴以泄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劑也。熱已入胃,則不當吐。便未燥硬,則不可下。此為小承氣之先著。

【綱】仲景曰: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目】王肯堂曰:不得眠。陰陽皆有之正病。有因汗下而然者,有不因汗下而然者,有因火逆而然者,但不得眠皆為熱症。其有太陽汗下之後。晝日煩躁不得眠一症。雖用乾薑附子湯。蓋複其汗下所亡之陽。非治其所感寒也。

魏荔彤曰:小便不利。大便忽難忽易。胃固未成實。不應下,而燥屎為病滋甚。容漠視乎。加以時有微熱。即煩躁發作有時之兆也。乃更下不通而上逆作喘。陰不降而陽升為冒。臥則不寧。坐則少息。其腸胃有燥屎。曉然矣。此亦毋論胃腑積熱。實與不實。但從燥屎起見。無不可攻。用大承氣。亦蕩滌濁污使清氣流行也。

身癢

【綱】仲景曰: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目】趙嗣真曰。蟲行皮中狀者,即太陽症言身癢是也。久虛者,以表氣不足。津液不充於皮膚。使腠理枯澀。汗難出也。若謂虛則當補。畢究陽明受邪。為病邪可補乎。如活人用朮附湯、黃建中湯輩,皆收汗藥,則榮衛郁閉。邪無從出。內熱發矣。何況又無吐利胃虛等症。病不在裡。 但皮膚中表氣虛乏。理宜和解可也。莫若借用合半湯。或有熱者,柴胡桂枝湯。庶幾甘辛之劑。可以和其榮衛。通行津液而解也。 程郊倩曰:此胃熱協寒邪而郁於肌膚之症也。言久虛者,明所以不能透出肌表之故也。

方中行曰:陽明主肌肉。腠理開,宜多汗。故以無汗為反也。無汗則寒勝而腠理秘。所以身如蟲行狀也。

魏荔彤曰:如蟲行皮中狀者,此邪熱欲出表作熱作汗,而正氣衰弱不能達之也。所以胃亦不能成實也。明以久虛。治者欲其熱透表,必令其汗透表。然陽明已成裡症,且中氣虛。又無發汗法。 惟有清其熱。補其虛而已。但此汗非發汗也。亦非解肌也。乃補虛清熱。兩解表裡。喻氏謂如人參白虎湯是也。此症言胃虛熱則可。言胃寒則無據。太陽篇病將入裡成胃實。多言胃未成實。不可遽下。合此可知病初傳入陽明。亦多在經而不歸腑。不可遽謂除下法無他治也。

身重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身重之由。有風濕。有風寒。有風寒濕俱見。有火逆。有易病。有三陽合病。 雖所得不一。然悉屬三陽。非但若身疼兼有裡寒也。壞病有矣。寒則無之。識者鑒之。

魏荔彤曰:潮熱二字。原兼汗出而言。太陽發熱汗出。自是汗。陽明大熱汗出。自是潮。潮者, 潮潤。汗者,汗漫。各有意象。諺謂潮濕即此。乃由熱氣薰蒸。郁悶而作潮濕者,熱也。濕既潮矣。 無不兼熱。不兼熱則寒濕矣。方喻謂潮熱在申酉戌三時燥氣盛行而作。誤也。潮熱若必於此三時至。 不又為少陽之病乎。不幾為太陽如瘧狀乎。何取於陽明也。他條曰。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詳蒸蒸之意。潮熱之義可見。蓋三日發汗不解,必發汗不如法。乃表症轉屬於裡而蒸蒸發熱也。太陽發熱。自表而入裡之熱。陽明發熱。自裡而出表之熱。太陽汗出而熱。汗自汗。 熱自熱。陽明汗出而熱。熱揣之有似汗。汗揣之有似熱。大約其熱經胃腑郁悶而出。與在表衛疏自出之汗。形狀迥異。粘滯濕膩。著於衣被必粘。按之手足如蒸。此乃汗熱二症各為一症。以此驗胃熱。洵要訣也。觀此而三時作熱之非明矣。脈經云。沾汗者,即潮熱也。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 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 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

【目】成無己曰。腹滿身重難轉側。口不仁譫語者,陽明也。針經曰:少陽病甚,則面微塵。此面垢者,少陽也。遺尿者,太陽也。以陽明症多。故出陽明篇中。三陽合病。為表裡有邪。若發汗攻表,則燥熱益甚,必愈譫語。若下之。表熱乘虛內陷,必額汗肢冷。自汗出者,三陽經熱甚也。

張元素曰:身重難轉側者,下後血虛。津液不榮於身也。身疼不能轉側者,風濕搏於經,而裡無邪也。故二湯各有所主。

鰲按:太陽少陽少陰,皆有身重。然非三經主病。故專列款於陽明。其餘諸款有特見於一經者亦從此例。有二經並舉。三經並舉者,則以其款在三經二經中。俱為主病之故。閱者以意會之可也。如身重難轉側。為陽明主病。因列陽明經。其太陽少陽少陰。雖亦有身重難轉側症,而不但不於三經中各舉此款。並不煩贅於陽明經者,以所主為重也。其他各經各款皆然。可以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