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溫病的治療

教學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瞭解溫病治法的依據和原則,熟悉溫病常用治法的應用範圍和使用注意點,掌握溫病主要治法和方藥的應用。

教學內容 

    1. 溫病治法的依據和原則。
    2. 溫病以下治法的應用:泄衛解表法、清氣泄熱法、通下逐邪法、和解祛熱法、祛濕解熱法、清營涼血法、開竅醒神法、息風止痙法、滋養陰津法、固脫救逆法、外治法。
    3. 溫病兼夾痰飲、食滯、氣鬱、瘀血的治療。
    4. 溫病瘥後,進入恢復期的藥物調理。

教學重點 泄衛解表法、清氣泄熱法、通下逐邪法、祛濕解熱法、清營涼血法、開竅醒神法、息風止痙法、滋養陰津法的分類、作用及適應證。

1 溫病治療概述

1.1 確立溫病治法的主要依據

    1. 審病因:即是明確引起各種溫病發生的病邪性質。溫病的病因有風熱、暑熱、暑濕、濕熱、溫熱、燥熱等區別,不同性質的病邪侵襲人體,各具不同的致病特點。

      根據溫病的臨床表現,並結合發病季節等因素,尋求溫病的病因種類,這就是“辨證求因”。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審因論治”。如溫病邪在表時,因病邪各別,就分別有疏風泄熱、清暑化濕透表等不同治法。
    2. 辨證:通過辨病機變化,明確病變階段、病變部位及氣血臟腑變化,施行“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葉天士《溫熱論》)。

      同時還要遵循吳鞠通《溫病條辨》中“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權”。
    3. 針對特殊症狀:動風←─息風;竅閉←─開竅;腑實←─通腑;動血←─涼血止血。
    4. 特異性病原體要從辨病角度在用藥中選擇具有抑制、殺滅作用的藥物。

1.2 確立溫病治法的原則

    1. 正確處理邪正關係:
      重在祛邪——主因,邪去才正安。
      注意扶正——扶正以祛邪;溫病後期,正虛為主。
      掌握邪正消長情況——邪實正強;邪盛正減;邪衰正虛。
    2. 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關係:既著眼於局部症狀表現,又須從全身整體進行全面分析。
    3. 按病證性質,發病類型施治:
      溫熱——主以寒涼;
      濕熱——主以祛濕,合用清熱。
    4. 重視病人的體質,病邪兼夾:
      腎水素虛,“先安未受邪之地”。
      陽虛者,清法只應用到十分之六七。
      陰虛者,須防“爐煙雖熄,灰中有火”。
      痰濕者,化痰祛濕。
      瘀血者,瘀熱互結,祛瘀。  
    5. 知常達變,靈活掌握治療原則。

2 溫病主要治法

2.1 衛分證治法:泄衛透表法

具有疏泄腠理,透表散邪,散熱降溫的作用。適用於溫病初起,邪在衛表。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疏風泄熱 辛涼輕透,疏散肺衛 風溫初起,邪在肺衛
解表清暑 透散表寒,清暑化濕 夏月暑濕蘊中,寒邪束表
宣表化濕 芳香宣透,疏化表濕 濕溫初起,邪鬱肌表,氣機失暢
疏表潤燥 辛宣涼潤,疏衛潤燥 秋燥初起,邪在肺衛

現代報導:本法促進汗腺分泌及血管舒張,增強免疫功能,通過發汗、擴張血管,加快散熱、退熱,改善迴圈,有利於局部炎症的吸收和人體功能恢復。    

注意事項:

    1. 忌用辛溫發汗。
    2. 解表並非都要發汗:無汗者,因腠理鬱閉,宜微汗,如香薷、荊芥、豆豉等;有汗者,重在宣解,“辛涼宣肺,便是汗劑”。
    3. 此法常要配合清氣法、滋陰法。

2.2 氣分證治法

2.2.1 清氣泄熱法

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溫熱病衛分之邪已解,尚未入於營血分者。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輕清宣氣 用輕清之品透泄邪熱,宣展氣機 溫邪初入氣分,郁於胸膈
辛寒清氣 辛寒泄熱 陽明氣分熱熾
清熱瀉火解毒 苦寒直清裡熱,瀉火解毒 氣分邪熱內鬱化火

現代報導其作用機理

    1. 對病原微生物有抑、殺作用(直接、間接)。
    2. 解毒:對抗中和內毒素。
    3.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4. 解熱、抗炎、鎮靜、強心、升壓、止血作用。

注意事項

    1. 溫邪未入氣分者不宜早用,以免寒涼冰伏邪氣。
    2. 氣分濕熱證不宜單用,應與化濕法同用。
    3. 素體陽虛者不可過之,應中病即止。
    4. 苦寒藥有化燥傷津之弊,熱盛陰傷或素體陰虛者慎用。

2.2.2 和解祛熱法

具有宣通氣機,疏解氣分半表半裡之痰熱濁濕,清泄少陽,分消走泄,開達膜厚作用。

適應於邪已離表又尚未入裡的半表半裡證。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清泄少陽 辛苦芳化之品,清泄少陽熱邪,兼以化濕 熱郁少陽,兼有痰濕犯胃
分消走泄 辛開苦泄或開泄之品,宣展氣機,泄化痰熱,分消三焦氣分濕熱 濕熱留滯三焦,氣化失司,痰熱、濕濁阻遏
開達膜原 辛通苦燥之品,疏利透達濕濁之邪 濕熱穢濁郁閉膜原

臨床研究報導:本法具有解熱、抗菌、消炎、疏泄利膽、調整胃腸功能等作用。

注意事項:

    1. 清泄少陽法適合於邪熱痰濕郁阻於少陽,對氣分裡熱熾盛不宜用。
    2. 分消走泄、開達膜原以疏化濕濁為主,熱偏重者不宜用。

2.2.3 通下逐邪法

具有通腑泄熱,排除邪毒,通瘀破結的作用,適用於有形實邪與熱互結於腸腑。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通腑泄熱 用苦寒攻下之品,瀉下陽明實熱燥熱 熱入陽明,內結腸腑
導滯通便 用苦辛合苦寒之品,通導腸腑濕熱積滯 濕熱夾滯鬱阻腸道
增液通便 用甘寒滋潤合苦寒通下之品,滋養陰液兼以通下 陽明熱結津傷之證
通瘀破結 用攻下合活血化瘀之品,通泄下焦瘀熱互結之邪 燥結和瘀血蓄於下焦

現代報導:

    1. 增強胃腸蠕動,改善腸胃血液迴圈。
    2. 抗菌,消炎,排除毒素,促進新陳代謝。
    3. 增強免疫力。
    4. 利膽、利尿。

注意事項:

    1. 裡實未成者不可用。
    2. 平素體虛者,應配合扶正藥同用。
    3. 津枯腸燥便秘,忌用苦寒通腑泄熱。

2.2.4 祛濕解熱法

具有調暢氣機,健運脾胃,通利水道作用,適應於氣分濕熱證。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宣氣化濕 用芳化宣通之品疏通表裡氣機,透化濕邪 濕溫病初起,濕中蘊熱,濕遏表裡氣機
燥濕清熱 用苦辛通降之品疏通中焦氣機,祛除濕熱邪氣 中焦濕熱遏伏,濕漸化熱,濕熱俱盛
滲利濕邪 用淡滲之品利尿滲濕 濕熱阻於下焦,膀胱氣化失司

注意事項:

    1. 對於濕邪已經化燥者,不可再用。
    2. 中焦濕熱證候,若濕盛者,苦寒藥當慎用或不用。
    3. 雖有濕邪而陰液虧損者慎用。

2.3 營血分證治法:清營涼血法

具有清營養陰,涼血解毒,散血活絡之功。適應於溫病熱入營血證候。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清營泄熱 用甘苦寒合清涼透泄之品,清營養陰,清透熱邪 溫病的營分證
涼血散血 用甘苦寒合活血散瘀之品,清解血分熱毒,活血寧絡 溫病的血分證
氣營(血)兩清 用清營涼血結合清氣法,兩清氣營(血) 氣分與營(血)分的同病證

注意事項:

    1. 溫病未入營血分者不宜早用。
    2. 兼夾濕邪者慎用。
    3. 熱入營血,易致傷陰、閉竅、動風之變,須分別配合養陰、開竅、息風藥。

2.4 開竅醒神法

有清心化痰,醒神通竅作用。適應於溫病神昏竅閉的證候。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清心開竅 用辛香透絡、清心化痰之品,清泄心包痰熱,促使神志蘇醒 溫病痰熱內閉心包
豁痰開竅 用芳香辟穢、化痰清熱之品,宣通竅閉 濕熱釀痰,蒙蔽清竅

注意事項:

    1. 僅有熱擾心神或營熱證偶有譫語者,不可早用清心開竅法。
    2. 神蘇即止,不可過用,因辛竄藥易耗氣。
    3. 本法適用於閉證,元氣外脫、心神外越的脫證禁用。

2.5 息風止痙法

具有平肝息風,解除攣急的作用。適用於溫病動風證。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涼肝息風 用甘苦合酸寒之品涼肝解痙,透熱養陰 溫病實風內動證
滋陰息風 用鹹寒合酸甘之品育陰潛陽,滋水涵木 溫病熱入下焦,日久真陰虧損,虛風內動
 

注意事項:

    1. 壯火尚盛,不得用滋陰息風法。
    2. 小兒衛分證表氣鬱閉重者,可因熱而淫及肝經,動風,治當清熱透邪為主,不可早用涼肝息風法。

2.6 滋養陰津法

具有潤燥生津,滋養真陰,壯水制火的作用。適應於溫病邪熱漸退、陰液耗傷之證。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滋養肺胃 用甘寒清潤之品滋養肺胃津液 溫病肺胃陰傷證
滋補腎陰 用甘鹹寒之品填補真陰,壯水制火 溫病邪熱久羈,真陰耗損而成的邪少虛多證
增液潤腸 用甘感寒生津養液之品潤腸通便 溫病熱邪漸解,津枯腸燥而便秘

注意事項:

    1. 溫病傷陰兼有濕邪未化者,禁用本法。
    2. 氣熱壯甚而陰傷不明顯者,不可用本法。

2.7 固脫法

具有益氣斂陰,回陽救逆的作用。適應於溫病正氣外脫證,氣陰外脫及亡陽。
分類 作用 適應證
益氣斂陰 用甘溫、甘酸補氣斂陰之品益氣生津,斂陰固脫 溫病氣陰兩傷,正氣欲脫
回陽固脫 用甘溫、辛熱益氣溫陽之品固脫救逆 溫病陽氣暴脫證

注意事項:

    1. 用藥應及時、快速、準確。
    2. 用本法治療,一旦陽回脫止,再予以辨證施治。

3 溫病兼夾痰飲、食滯、氣鬱、瘀血的治療

    1. 夾痰飲
      1. 痰濕內阻,加燥濕化痰行氣之品。   
      2. 痰熱壅肺,加清化痰熱之藥。   
      3. 痰熱閉竅,加清心豁痰之品。
        
    2. 夾食滯
      1. 在胃脘,加消食和胃之品。
      2. 在腸,加導滯通腑之品。
        
    3. 兼氣滯 加開鬱順氣之藥。     
    4. 兼血瘀 加活血散血之品。

4 溫病瘥後,進入恢復期的藥物調理

溫病瘥後多體虛未複,機能不調,餘邪未清,應結合精神、飲食、起居、藥物等綜合調理。

    1. 精神調理 閒情逸志,舒暢恬靜,節七情。
    2. 飲食 
      1. 防止食複,濕溫病後,胃氣不醒,食油膩或飲食過飽,又生濕熱復發舊病。
      2. 忌食辛辣(傷陰化燥,助熱)、肥甘厚味(助濕生熱)、生冷(傷陽脾)。
      3. 食療,肺燥陰傷後—→梨水冰糖;肺胃陰傷—→苡米糊,米粥,蓮子粥,銀耳湯;濕溫病後—→蔬菜,水果,嚼桔皮。
    3. 起居有節。
    4. 藥物(略)。

教學參考

溫病常見治法研究

一、清熱解毒法

清熱解毒法的臨床應用特點:清熱解毒法是中醫治療溫病的常用治法之一。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清熱解毒法可貫穿於溫病衛氣營血各個階段治療的始終,具體情況當靈活配合透表、清氣、祛濕、清營、涼血、熄風、開竅等法。

隨著廣泛深入的臨床實踐,這一傳統的治法有了很大發展,表現為①立足溫病,滲透各科:本法對細菌、病毒、螺旋體、真菌等不同類型的病原體感染有較好療效。如重慶市中醫研究所研製的清氣解毒針(虎杖、魚腥草、敗醬草等),每次用本品400 至600毫升/日,直接靜滴,每日一次,觀察到對各種細菌、病毒感染高熱有較快退熱和控制病情效果。其降溫效果較對照組為優。各地也多有報導以清熱解毒為主,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腦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腮腺炎、肺膿腫及傳染性肝炎等疾患,均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以清熱解毒法為主治療某些自身免疫性和變態反應性疾患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變應性亞急性敗血症以及腫瘤等,也有較好療效。②發掘地方草藥、豐富補充藥源:近年來各地發掘許多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草藥,如上海中醫學院曙光醫院自製的鴨蹠草注射液、鹿蹄草注射液,前者經過對照觀察,證實具有比較滿意的退熱效果,後者有很強的抑菌清熱作用。③改進傳統劑型,增加給藥途徑:溫病發病急驟,傳變迅速,傷陰耗液,損害臟腑,重用本法,則可頓挫病邪,防止傳變。然而單靠傳統的湯劑、丸劑尚不能達到以上效果,

近年來對劑型改革進行了大量嘗試,現有粉劑、滴劑、針劑、沖劑、膠囊等,為搶救症重病人、方便用藥,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給藥途徑上,除口服外,有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靜脈點滴、直腸灌注等,使不能口服藥物的病人及時治療,保證了清熱解毒藥物效能的高水準發揮。④以清熱解毒為主配合其它治法聯合應用:

各地臨床以清熱解毒與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與健脾益氣、清熱解毒與通裡攻下、清熱解毒與祛濕化濁等法合用,往往取得單一治法所不能達到的良好效果。如天津市兒童醫院以清熱解毒活血法治療嬰幼兒肺炎233例,選用肺炎Ⅱ號方(魚腥草、桃仁、紅花、茅根、銀花、連翹、玄參、黃芩、生石膏)治療重症細菌性肺炎,選用肺炎Ⅲ號方(丹參、青黛、板藍根、貫眾、蒲公英、生地、蘆根、蘇子)治療重症病毒性肺炎均獲良效。

清熱解毒法實驗研究概述:在清熱解毒法實驗研究中,常選取幾味藥組成藥組進行研究。最常用的有金銀花、連翹、公英、地丁、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大青葉、魚腥草、虎杖、黃芩、黃連、梔子、龍膽草等,實驗研究結果對其“清熱”、“解毒”等作用原理作出初步證明。主要作用表現如下:

    1. 體外抗菌與體內抗感染作用;
    2. 抗內毒素作用;
    3. 提高機體免疫力;
    4. 抗炎與解熱作用;
    5. 保肝與利膽作用;
    6. 擴張血管作用;
    7. 抗凝作用;
    8. 止血作用;
    9. 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強心、升壓,鎮痛、鎮靜、止痙等作用。

由此可見,清熱解毒法是通過多種直接、間接抗菌、減毒作用來實現抗感染目的。

二、苦寒通下法

苦寒通下法的臨床應用特點:苦寒通下法是一種具有獨特作用而奏效較迅速、療效顯著的治法。歷代溫病醫家多較重視本法的應用。通下不僅通腑去實,而且逐邪散熱。有學者認為溫熱類溫病無論邪在氣,還是在營,或者表裡之間,只要體壯而有可下之症,或熱極生風,或躁狂痙厥,均可通下泄熱,選用承氣類或升降散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熱病區在實踐中體會到:“溫病下不嫌早”理論是有實踐依據的。他們在衛、氣階段溫病中,恰當使用本法,一方面驅除邪熱,保津存陰,另一方面又促使病邪下泄而有出路。根據有關報導本法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肺炎、急性菌痢、急性黃疸型肝炎、傳染性肝炎、各種細菌導致的敗血症均有突出效果。另外,大承氣湯等劑在緩解流行性出血熱之急性肺水腫、急性腎衰、腦水腫及乙腦、中毒性菌痢、腦溢血之腦水腫等均有一定效果,可減少死亡率和後遺症。

苦寒通下法的實驗研究概述:苦寒通下藥在溫病中具有

    1. 抗菌作用,其中大黃有顯著抑菌作用,尤其對甲、乙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近有研究表明人類消化道中厭氧菌在肝膽系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大黃對脆弱類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對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乙肝抗原等有抑制或減毒作用。
    2. 具有明顯增加腸道蠕動、容積和推進功能。
    3. 保肝利膽作用。
    4. 改善腸缺血作用;抗炎、解熱作用等;對消化酶活性有影響。
    5. 對腎功能的調節與保護作用。
    6. 降低顱內壓、改善腦水腫作用。
三、活血祛瘀法

活血祛瘀法的臨床應用特點:活血祛瘀法是溫病營血分證常用治法之一,具有使血行暢通、瘀滯消散作用。本法在溫病的治療中常須配合清熱解毒、苦寒通下、清營涼血、開竅、熄風、益氣養陰等法使用。有報導以活血祛瘀為主治療腺病毒肺炎、急性感染性疾病中若出現DIC屬熱毒致瘀證,以本法配合清熱解毒可中斷DIC發展,採用方劑為清瘟敗毒飲合血府通瘀湯。 活血祛瘀法的實驗研究概述:活血祛瘀方藥在溫病中主要有①抗菌、解熱作用;②改善血液迴圈、組織微循環和擴張血管作用;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使炎症、感染過程中止;③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④增強免疫、抑制變態反應、鎮痛、調節體內某些代謝的失調等作用。

四、滋陰生津法

滋陰生津法的臨床應用特點:溫邪具有易化燥傷陰的致病特點,尤其是溫熱類溫病病變過程中由於邪熱逼津外泄而汗出,或失血、吐瀉,或失治誤治均可耗津傷陰,從而導致病情深重,也影響著疾病的預後。曆代溫病學家無不重視滋陰生津法,並認為本法應貫穿溫病治療的始終。有單位將增液湯按不同比例配製成中藥“增液針”和“養陰針”,通過大輸液,治療324例溫病,體會到針劑簡便實用,與其它治法配合提高了療效,並為預後調理打下了治療基礎。

滋陰生津法的實驗研究概述:本法方藥實驗研究證明具有

    1. 補充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糖、維生素、電解質、某些微量元素作用;促進機體損傷的修復;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
    2. 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量,調整微循環障礙,預防DIC發生;
    3. 抗菌、減毒作用;解熱、抗炎以調節機體對病原體所產生的反應。

此外,解表法的藥理實驗也有一定進展,認為解表作用主要與以下藥理作用有關,如發汗作用;鎮痛、鎮靜作用,解熱抗炎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開竅法適用於溫病竅閉神昏證,上海中藥一廠對“安宮牛黃丸”進行加減,改成“醒腦靜”注射液,臨床證實本藥對急性發熱性疾患病人有明顯降溫、開竅、鎮驚作用。

綜上所述,溫病的治法雖多,但概括起來無不包含著“祛除病邪”、“扶助正氣”兩個方面,前者的主要治法有清熱解毒、苦寒通下、活血祛瘀、解表等;而後者主要是滋陰生津法。以上治法在溫病邪正消長過程中常須互相配合,起著相輔相成作用。

對溫病治法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溫病各治法研究有所偏廢,有的存在重複實驗現象,有的則很少研究;實驗研究多停留於淺表的藥效學研究,而深入的機制探討較少;溫病多為臨床上的急重症,方藥劑型仍然顯得單調,這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

複習自測

選擇題

    1. 邪在氣分,常用的治療方法有:【答案 ABCD】

      A 清氣法 B 和解法 C 攻下法 D 化濕法
    2. 濕熱積滯交結胃腸,治療用:

      A 燥濕泄熱法 B 分利濕邪法 C 宣氣化濕法 D 導滯通便法 E 通腑泄熱法
    3. 高熱,面赤,煩渴,汗大出抽搐,舌紅苔黃燥,治宜:

      A 滋陰養血熄風 B 清氣泄熱,涼肝熄風 C 通腑泄熱,涼肝熄風 D 清心涼營,開竅熄風 E 涼血熄風
    4. 身熱躁擾,甚則譫語,口噤項強,斑疹衄血,舌絳少或,治宜:

      A 滋陰養血熄風 B 清氣泄熱,涼肝熄風 C 通腑泄熱,涼肝熄風 D 清心涼營,開竅熄風 E 涼血熄風
    5. 溫病使用祛濕法應注意:【答案 BD】

      A 濕熱在表者慎用 B 濕已化燥者慎用 C 濕在下焦者慎用 D 陰液不足者慎用
    6. 宣氣化濕法的代表方:

      A 三仁湯 B 三石湯 C 王氏連樸飲 D 茯苓皮湯 E 甘露消毒丹

必考題

    1. 解表法分幾類?如何使用?
      【答案】
        1. 疏風泄熱法:適用於風溫初起,邪在肺衛的證候。代表方:銀翹散。(辛涼清透之品)
        2. 解表清暑法:適用於夏日暑濕蘊阻於內,寒邪複侵犯於表的證候。代表方:新加香薷飲。 (辛透涼散之品)
        3. 宣表化濕法:適用於濕溫初起邪鬱肌表,氣機失暢的證候。代表方:藿朴夏苓湯。(芳化辛淡之品)
        4. 疏衛潤燥法:適用於秋燥初起邪在肺衛的證候。溫燥代表方:桑杏湯;涼燥代表方:杏蘇散。 (辛宣甘潤之品)
        5. 扶正解表法:
          1. 滋陰解表法:適用於素體陰虛、複感受溫熱之邪。代表方:加減葳蕤湯。(甘寒清透之品)   
          2. 益氣解表法:適用於素體氣虛,複感受溫熱之邪。代表方:人參敗毒散。 (甘寒益氣之品加解表藥)
        6. 疏表解毒法:適用於感受溫熱毒邪的衛分證。代表方:普濟消毒飲。(清熱解毒透表之品)  
        
    2. 臨床上如何使用下法?如何與其它法配合?
      【答案】

      下法具有通腑泄熱、排除邪毒、通瘀破結的作用,適用於有形實邪與熱互結於腸腑的證候。臨床根據實邪的不同而採用不同治法與下法配合。

      燥屎內結的熱入陽明、內結腸腑之證採用通腑泄熱法。代表方:三承氣湯。

      濕熱夾滯鬱阻腸道的證候,採用導滯通便法。代表方:枳實導滯湯。

      陰虧重的陽明熱結津傷證,採用增液通便法。代表方:增液承氣湯。

      瘀血與熱邪結於下焦的下焦蓄血證,採用通瘀破結法。代表方:桃仁承氣湯。

    3. 清氣法的作用及適應證是什麼?
      【答案】

      清氣法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溫熱病衛分之邪已解,尚未入於營血氣分證範圍者,故有輕清宣氣、辛寒清氣、清熱瀉火解毒法的不同。

思考題

    1. 開竅法、息風法分幾類?如何鑒別使用?
      【答案】
        1. 開竅法分為清心開竅和豁痰開竅兩類:
          • 清心開竅:用於溫病痰熱內閉心包的證候,神昏譫語伴舌蹇,舌質紅絳,屬營分證,代表方為“三寶”。
          • 豁痰開竅:用於濕熱釀痰、蒙蔽清竅的證候,神識昏蒙而時清時昧,時有譫語,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濡滑或數,屬氣分證。
        2. 息風法分為涼肝息風和滋陰息風兩類:
          • 涼肝息風:適用於溫病實風內動的證候,證見灼熱躁擾,抽搐有力,甚則角弓反張,舌紅苔黃脈弦數。代表方如羚角鉤藤湯。
          • 滋陰息風:適用於溫病熱入下焦,真陽虧損,虛風內動之證,見低熱神疲,手足蠕動甚則瘈瘲,舌幹絳而痿,代表方如三甲複脈湯,大定風珠。